最新消息

一線人員心內話-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吉安工作站 林珮綺督導員(喵喵老師)

12年前的11月,一個溫馨靜謐、微風輕拂的早晨,我來到了門諾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上班,當時兒發中心是花蓮唯一一所收托6歲以下發展遲緩孩童的早療機構。我很喜歡這群可愛的慢飛天使,因為幫助ㄧ個特殊小孩就等於幫助了ㄧ個家庭。107年門諾基金會轉型,讓長照2.0服務走入社區,於是我轉調到吉安工作站主責瑞智學堂、社照C、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服務,因著這份契機讓我的生命從此轉彎。

 

 離開了滋養我8年的兒發中心後,當時心中很徬徨、苦惱、無助,我常在夜深人靜反思和禱告:主啊,祢是永活的真神,在世上和我的生命中持續動工,求祢幫助我拋下老我,一天比一天更像祢。面對職場茫然,我能做的就是再一次瞭解自己,發現自己的天賦、盤點後天可用的資源和確定前進的方向,每當我受挫想逃避時,我告訴自己:你是有價值、有能力、與眾不同的人。


瑞智學堂即將邁入第5個年頭,在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小宇宙,我和長輩們每次的相遇都是美好的精心時刻。起初剛經營瑞智學堂的第一年,每次上課就像上戰場一般,除了事前準備充足,在授課當中更是要擔任全方位的leader,要隨時應對失智長者拋出來的手榴彈,或是避免已經潛藏已久的地雷;要如何立即性處理這些臨時狀況,真的得靠長時間的經驗累積,以及舊有相似經驗來克服。長者在上課時的反應,絕對不會與我理想中的流程完全相符,必須善用技巧達到所期待的目標。教學前的前置作業要先未雨綢繆,課程中要抓住長者的興趣和目光,這段歷程雖然辛苦,但長者給我的感動和反饋是促使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一位和藹可親的奶奶,因未施打疫苗無法到學堂上課,整日悶悶不樂,子女詢問下才知道奶奶想上課。記得那天早上,我站在門口迎接長者,奶奶騎著四輪電動車緩緩而來,用力揮手和叫喊著:「喵喵老師!我來找妳了,我好想妳,我終於能來上課了!好開心~」這一句話,就是讓我持續正向樂觀的核心價值。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我要捐款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