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大事記

History

2024

08.07

門諾西進紀念石揭碑儀式 更多詳情icon

01.25

門諾基金會首次於花蓮舉辦寫字迎春,樂捐東老索春聯 更多詳情icon

【門諾基金會寫字迎春,樂捐東老索春聯】 門諾基金會首次於花蓮舉辦寫字迎春,樂捐東老索春聯,邀請在地三位書法達人愛心「樂寫」,活動現場民眾可隨喜樂捐索取,線上朋友可選擇滿額索取。

2019

10.16

長濱工作站開幕 更多詳情icon

10/16門諾基金會在長濱的工作站熱鬧開幕,這是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一直想做的東部U型長照網絡的一環,從門諾基金會花蓮綜合服務中心、玉里服務中心為核心,沿花東縱谷建立了十二個工作站,目前最南端為台東東河,而陳永興董事長一直想沿鐵路未到達的「偏鄉中的偏鄉」亦即台東海線繼續建立工作站,長濱是其中一站,而未來成功也將會是考慮的拓展地點。 門諾基金會之所以要在長濱開站,除了長濱是交通不易到達的海線之外,長濱的人口老化也是台東全縣第一,在7246位鄉民中,就有1699位鄉民是65歲以上高齡長者,比例為23.45%,獨居長輩有315人,身心障礙人數有645人(近9%),由於長濱老化指數是全縣最高(根據107年台東縣各鄉鎮人口數、獨居老人及身心障礙人口分布狀況統計表),陳永興董事長表示,這就是從事長期照顧22年的門諾基金會肯定要進駐的地點。 現場嘉賓雲集,劉櫂豪立委服務處梁秀貞主任、長濱鄉公所秘書徐仲雄、鄉代會主席李光蘭等貴賓都來獻上祝福,比較特別的是我們的好鄰居長濱天主堂吳若石神父也特地前來,他笑稱自己是瑞士出生的長濱人,很高興見到門諾基金會一起來偏鄉從事長期照護,陳永興董事長也特別跟吳神父致意說,也許就是吳神父的足療,使得長濱的長者都很長壽,也是另類的人口老化詮解,陳董事長特別希望吳神父長命百歲,安心在長濱變老,門諾基金會會提供相關長者居家老化的服務支持長輩們。門諾基金會玉里服務中心詩班特地帶來詩歌「賜福與你」,在感人而純淨的歌聲中得到上帝祝福,而基金會自102年以來服務的加走灣日托站長輩們,也特地帶來精彩的表演「歡喜就好」,在熱鬧的歌舞聲中,長輩以自己的方式對門諾基金會說恭喜,也說很高興這附近有據點成立了,未來自己在這邊的長輩好友們也都有服務可以使用。目前門諾基金會長濱工作站提供各項服務,其中社區整體照顧體系(A個管)、長照巴士、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愛心輔具銀行為其中的重點服務,希望提供給長濱鄉的高齡長輩們各種長照資源。 嘉賓們在現場合影並剪綵完畢後,長濱工作站便正式啟用,未來希望為更多鄉親服務,而門諾基金會也特地為現場長輩舉行輔具健檢活動,由愛心輔具銀行的輔具技師為長輩們調整輪椅、助行器,讓長濱工作站的開幕不僅是「開幕」,而馬上開始了服務的事工。未來我們會做更多,門諾U型照顧網,要讓花東長輩安心老。  

09.18

送愛偏鄉,好好吃飯首映記者會 更多詳情icon

  9/18是門諾基金會的「送愛偏鄉,好好吃飯」公益短片的發表記者會,現場楊力州導演與公益大使黃韻玲老師都親自出席首映,在公益好朋友李明依的妙語如珠訪談之下,黃韻玲老師與楊力州導演也分享了許多此次幫門諾基金會拍攝公益短片的心路歷程。   有音樂精靈之稱的黃韻玲老師,生長在大家庭裡,從小跟長輩相處經驗豐富,而今父母親年紀漸長,讓她對長照議題更有感觸,而在知道偏鄉的需要時,馬上就想多做些事,門諾基金會以「送餐」作為服務起點,也很符合她基督徒「做在最弱小弟兄身上」的信念。她也特地前來門諾基金會美崙日照中心兩次,不但跟長輩一起唱歌同樂,還做菜、打餐給日照中心長輩吃,而兩次共食的經驗中,工作人員也發現許多長輩都記得黃韻玲老師有來跟他們同歡過,可見陪伴一起好好吃飯的經驗,對長輩而言都是很快樂的時光。   楊力州導演本人帶有一種獨特的溫情,他拍攝過〈被遺忘的時光〉和〈青春啦啦隊〉,對長照議題十分嫻熟,此次答應執導,是因為公益大使黃韻玲老師的邀約,而他本人從南極經歷辛苦的搏命拍攝回來後,也想將時光投注於公益。一答應以後,這拍攝過程十分曲折,導演可說全心投注,光來勘景便來回三次,期間遭逢颱風鐵路停駛等,後來排除萬難才拍成功。   這三分鐘影片,楊力州導演以一句「你問我為什麼這麼在乎」為軸心貫串,一開始是黃韻玲老師在門諾基金會美崙日照中心為日照長輩打餐食、跟長輩共食的鏡頭,她一邊共食,一邊憂心忡忡地望向窗外的大雨。鏡頭銜接到門諾基金會保溫送餐車,送餐員在隧道開著餐車要把便當交接給送餐志工,最後由送餐志工騎摩托車在雨中,將溫熱的便當遞給在家等待的獨居長輩,長輩打開熱騰騰的便當,還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你問我為什麼這麼在乎」,不僅說了門諾基金會服務獨居長輩的心意,也說出了黃韻玲老師、楊力州導演、與社會上每位關心東部弱勢照護事工的朋友的心意。     送餐志工小娟說:「如果我們給這社會一點溫暖,那我們也能感受到這社會的溫暖。」身為五個孩子的單親媽,小娟自己本身也是社會幫助的對象,但因為自己還有一些能力,所以投入送餐志工的行列,幫助偏鄉更需要幫助的弱勢長輩,不畏烈日、風雨小娟送餐已經持續了四、五年,小娟說,在送餐工作中她體會送餐不只是送一個便當而已,而是一份對長者的溫暖。 公益主持人李明依在影片播完後,開玩笑說她看到黃韻玲老師眼泛淚光,趕快把她請上來聊天。黃韻玲老師在拍片過程時,與爺爺奶奶有許多互動,再加上楊力州導演執導的情感深厚,她參與這個公益活動感覺相當自然,未來也希望能夠到偏鄉的工作站煮菜給長輩吃。主持人李明依說,看了影片她也十分感動,其實有時候未必要做多豐盛的菜,長輩需要的是陪伴的溫暖,而這公益短片也提醒了大家:門諾基金會正在做偏鄉送餐給獨居長輩,而每個人都可以再多做一點。楊力州導演說他去花蓮田調兩三次,因為以前都只知道有人在送餐,但細節不清楚,於是從「雨中送餐」的概念出發。楊導演提及這部片子的長輩流淚與情境都是真實的,長輩在下雨天拿到送餐志工的便當,看向窗外繼續送餐的志工身影,吃一口熱飯,沉默卻有千言萬語,這是他覺得最動人而真實的情感。楊導演也希望藉由這支公益短片,來呼籲大家能夠以實際的愛心支持做第一線服務的公益團體。 陳永興董事長在致詞時說,在偏鄉許多長輩出門都很困難,有許多不方便,所以要把便當送到獨居老人家中,從一開始2輛送餐車每日服務約40位長輩送午、晚兩餐,每日送出約60個餐盒,到現在經過21年,每天送出約750個餐盒,每月約送出1萬9千個餐盒,目前總量累積到送出約270萬份餐盒,換算成高度,已經可以蓋270座101大樓。1998年門諾基金會開辦獨居老人送餐,開始時由2輛小發財箱型車搭配日本特製保溫餐盒配送,後來開發了熱循環保溫送餐餐車,讓餐車都維持60度左右,不但可以讓餐盒送到長輩手上時都是溫熱的,另可以讓細菌不易孳生。而現今7輛熱循環保溫餐車,在花蓮六個鄉鎮(北花蓮市、南花蓮市、吉安、壽豐、新秀及海線地區)大街小巷穿梭服務,最遠的送餐路線每天要跑180公里(水璉來回,一天兩餐)。假日也有花蓮地區近20家7-ELEVEN門市店長組成的「好鄰居送餐隊」,協助銜接週末送餐服務補足長輩假日餐食缺口,更運用7-ELEVEN門市零錢捐募得的善款,在偏遠地區建置「同樂村」、「行動辦桌車」、「行動自助餐車」等創新服務。   在今天看到如此感人的公益短片發佈,陳永興董事長也特地準備四個便當盒,分別分贈給:公益大使黃韻玲老師、楊力州導演、企業代表統一超商李至和部長、還有愛心公益主持人李明依小姐,謝謝他們都幫助門諾基金會照顧的長輩「好好吃飯」,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別忘記保重身體,自己要記得「好好吃飯」。目前門諾基金會「送愛偏鄉,好好吃飯」計畫預計籌措3700萬元,希望全方位照顧偏鄉弱勢長輩能自立生活,目前仍亟需揖注,門諾基金會也希望藉由公益影片的發佈,能夠喚起社會大眾的愛心與關注。 門諾基金會「送愛偏鄉,好好吃飯」20秒 門諾基金會「送愛偏鄉,好好吃飯」3分鐘   門諾基金會「送愛偏鄉,好好吃飯」計畫 (109年度守護東部老人暨身障弱勢家庭照護計畫) 勸募文號:衛部救字第1081367088號 捐款服務專線:0800-506-800 郵政劃撥帳號:06647701 戶名:門諾基金會

06.28

玉里輔具銀行開募 更多詳情icon

  愛,在山海之「艱」,對於花蓮的身心障礙朋友和弱勢長輩來說,尤其如此,移動之艱難、用餐之艱難、就醫之艱難,而門諾基金會也因為這些山海之「艱」,所以提供了各項及戶式服務,其中一項就是輔具銀行服務。門諾基金會深入偏鄉二十載,深知個案的殷切期待,就在花東的大山大海之間。我們累積十多年的輔具服務經驗,從花蓮和平、太魯閣到台東東河,每個花東的偏鄉,幾乎都有門諾基金會的服務足跡,往往不計成本開車數小時,一天來回兩百公里以上,只為了替部落長者更換小小的輔具零件。 隨著台灣於108年3月已經進入老年人口14%以上的高齡社會,未來在2025年,更將步入老年人口佔1/5人口的超高齡社會,輔具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而且,偏鄉的輔具磨損與無利於輔具廠商進駐的環境,往往造成維修的困難,而花東偏鄉,更有家戶所得偏低、弱勢居多等特殊背景。基於以上種種考量,於是自107年底,門諾基金會的輔具單位擴大以「愛心輔具銀行」名稱深入偏鄉。於今年3月在花蓮市中正路設立總行,同時在各工作站廣設簡易輔具維修、租借點,除了門諾基金會總會及玉里綜合服務中心外,在秀林、吉安、新城、卓溪、富里、瑞穗、東河等工作站都增設了輔具諮詢及租還服務,為的就是服務偏鄉中的偏鄉,目標是建構「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輔具服務平台,讓玉里等偏鄉的阿公阿嬤不用像以前一樣,大老遠搭乘火車到花蓮市租借、還輔具。   門諾基金會董事林柏均表示,身心障礙朋友與長輩,本身在面臨輔具需求時就已經非常辛苦了,基金會希望這全台首創的「在地借還」服務,能讓愛心輔具銀行變成弱勢朋友們居家安養的最有力奧援。我們的服務對象是有輔具需求的朋友(以診斷書、身障手冊或證明為依據),服務項目則包含輔具各面向:租借、配送、維修、再生、募集、捐贈、整備等,收費以社會公益為原則,若真是經濟弱勢,門諾基金會也有社會救助可以補助。   除了花蓮市總行之外,基金會一直牽掛著花蓮中南區的身心障礙朋友,於是不停歇地在今年5月,於玉里鎮圓環附近設置了玉里分行(花蓮縣玉里鎮中山路二段13號),開始就近地為南區鄉親提供完整的輔具服務。我們在6月28日上午,特地舉行公益記者會,主題為「愛,在山海之『艱』──愛心輔具捐花東」,希望呼籲社會對東部偏鄉需求的迫切回應,並踴躍捐贈輔具、二手新舊不拘。現場也特地邀請玉里優秀子弟、有跨欄女王之稱的運動選手謝喜恩小姐來擔任公益大使,謝喜恩一家更是親自到場為我們祝福。除此之外,各界嘉賓包包括花蓮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陳志源副主任、社會處福利科楊玉如科長、林嬌子長照承辦、林妤庭身障承辦、玉里鎮公所曹克農秘書、玉里衛生所曾澤佑照專、瑞穗衛生所余美珍照專、王玉珍A個管、卓溪衛生所高秋利護理長、松浦里里長謝德川都蒞臨現場為儀式揭開序幕。花蓮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陳志源副主任在致詞中提及,感謝門諾基金會團隊為南區偏鄉開辦服務,透過縣府的力量及社會福利的連結,讓偏鄉弱勢服務更加的完整。社會處福利科楊玉如科長表示,今年5月起,花蓮人口達35萬人,老年人口達5萬人,且老年人口比例已超過16%,已達高齡社會標準,另外,花蓮身障人口為全國比例最高,這也表示長照服務在花蓮的急迫性,門諾基金會深入偏鄉,提供服務多樣性,讓需要的民眾有更多的選擇。 謝喜恩與門諾基金會的淵源是這樣,在基金會籌設愛心輔具銀行玉里分行的過程中,在地的輔具同工偶然間提及,有個年輕女孩叫謝喜恩,謝喜恩她輾轉得知家鄉有長輩需要,於是主動運用年輕人的小小力量,點讚傳愛,募集輔具。謝喜恩說,她身為玉里長大的阿美族小孩,時常感到花蓮偏鄉的特殊需求,比如說有些阿公阿嬤有輪椅需求,卻不知道去哪裡尋找資源,又或者要跑很遠到花蓮市區。   在前陣子,我們邀請了謝喜恩來擔任門諾基金會「愛,在山海之『艱』」活動的公益大使之後,喜恩很熱心邀集親朋好友一起來響應,她感性地說:希望藉由這次「愛,在山海之『艱』──愛心輔具捐花東」的公益活動,能勸募到許多愛心輔具,讓偏鄉的長輩使用,她期待希望能透過社會大眾的愛心幫助,讓偏鄉阿公阿嬤站穩每一步。而這段時間以來,也有民眾輾轉得知,透過電話捐贈了愛心。 謝喜恩與門諾基金會的淵源是這樣,在基金會籌設愛心輔具銀行玉里分行的過程中,在地的輔具同工偶然間提及,有個年輕女孩叫謝喜恩,謝喜恩她輾轉得知家鄉有長輩需要,於是主動運用年輕人的小小力量,點讚傳愛,希望可以募集到輔具來幫助家鄉。謝喜恩說,她身為玉里長大的阿美族小孩,時常感到花蓮偏鄉的特殊需求,比如說有些阿公阿嬤有輪椅需求,卻不知道去哪裡尋找資源,又或者要跑很遠到花蓮市區。於是,我們決定邀請喜恩來擔任門諾基金會「愛,在山海之『艱』」活動的公益大使,喜恩很熱情並很熱心地邀集親朋好友一起來響應,她感性地說:希望藉由這次「愛,在山海之『艱』──愛心輔具捐花東」的公益活動,勸募到許多愛心輔具來讓偏鄉的長輩使用,更期待希望能透過社會大眾的愛心幫助,讓偏鄉阿公阿嬤站穩每一步。         喜恩成長於花蓮南區的玉里鎮,從小成長於此、如今在外求學的她,深知花東偏鄉的資源缺乏、家鄉青壯外移,與老人與弱勢者的需求,難以滿足。特別是逢年過節返鄉時,身為運動國手的她, 看見家鄉長者,卻連移動都困難重重的肢體不便,與輔具需求,因此喜恩希望透過自身的力量,希望可以募集到花東偏鄉老人最為迫切的輔具來幫助家鄉。除此之外,自愛心輔具銀行開辦以來,已有需多愛心民眾投入輔舉愛心募集的行列,提供輔具資源,協助更多花東的弱勢朋友。住在高雄的王先生,就是一例,王先生輾轉得知花東偏鄉迫切需要輔具,於是將母親曾經使用過的舊輪椅,翻越中央山脈,轉贈到了門諾基金會輔具銀行。透過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的整備,讓二手輔具有了新生命,這張輪椅如今將送給住在富里,等候已久的陳阿嬤,也因為有了社會大眾的愛心,因此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看見來自社會的愛心挹注家鄉,於是喜恩也決定為家鄉的長輩盡一份心力,希望可以募集到花東偏鄉老人最為迫切的輔具,運用年輕人的小小力量,以網路社群工具,分享家鄉的需求訊息來幫助家鄉。更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到玉里親自參與愛心公益,關心家鄉弱勢長輩,透過喜恩這份愛的力量,讓愛在玉里萌芽、茁壯,喚起更多的愛心人士投入,匯集各界的愛心,讓愛,在山海之間延續。   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組長鄭嘉玟說,每一件民眾捐來的愛心輔具,都會透過「愛心輔具履歷」登錄記載,而這次透過謝喜恩的代言宣傳、民眾的愛心捐贈、幫助到偏鄉的阿公阿嬤,這是愛的鐵三角,缺一不可。當公益大使謝喜恩,將高雄民眾王先生捐贈的愛心輪椅推出來以後,花蓮最南端富里的陳阿嬤,非常開心,她說,已經期待好久了,但在部落地處偏遠、資源匱乏,好不容易有這台輪椅。鄭嘉玟組長提及基金會在創新服務上,一直用最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希望我們成為全國的長照創新服務領頭羊,所以一直都很絞盡腦汁,想把服務做得更好。   現場嘉賓雲集,在門諾基金會林伯均董事、邱燕銀執行長及代言人謝喜恩小姐、陳志源副主任、楊玉如科長、曹克農秘書、謝德川里長等貴賓按下「愛,在山海之『艱』──愛心輔具捐花東」公益活動啟動按鈕後,正式宣示愛心募集活動開始,而輔具整備車升降架上滿滿的愛心輔具冉冉上昇,即將收攏到整備車裡面,將各地民眾的愛心載運到偏鄉弱勢長輩的手中,而現場也特別提供玉里當地民眾免費輔具健檢服務,希望這份愛能夠在偏鄉擴散。     「愛在山海之『艱』——愛心輔具捐花東」募集活動在現場嘉賓的掌聲中熱鬧開始,但由於所有輔具服務為本會全部自籌,所以門諾基金會執行長邱燕銀表示負擔沉重,在一旁的公益大使謝喜恩呼籲所有關心偏鄉弱勢的好朋友們:「愛,雖然在山海之『艱』,但愛,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幫助偏鄉弱勢。」用您們的愛心,幫助門諾基金會能將輔具送到弱勢朋友的身邊,讓他們能好好生活,目前門諾基金會接受直接捐款與輔具捐贈。花蓮在地民眾,您有任何輔具租借、維修、回收等問題,可直接洽詢,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服務專線:03-8237331愛心輔具銀行服務專線:03-885800。(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8:00-17:00,中午不休息)  

06.05

新城工作站順安據點開辦

05.24

行動自助餐車啟用 更多詳情icon

 5/24(五)門諾基金會在玉里綜合服務中心進行「行動自助餐車」啟用儀式,此輛可以開展鷗翼、車體有可愛阿公阿嬤的行動自助餐車,概念來自於偏鄉的需求。在花蓮,有一種偏鄉叫遺世獨立,部落中的長輩不一定瞭解長照資源,而行動自助餐車將打包熱騰騰的餐食與社福資源,將所需要的資源送到偏鄉中的偏鄉,藉由依循部落在地文化的餐車搭配大聲公,長輩只要拿著門諾基金會發製的餐卡,就可以在餐車到來時領取熱騰騰的餐食,與三五鄰居一起共食、好好吃飯,而社工也可以藉此深入部落,協助長輩需求,至於無法行動的長輩們,門諾基金會也將以傳統送餐形式服務長輩。此台行動自助餐車預計往後每週一服務瑞穗的奇美、週三服務富里的豐南、週五服務富里的新興等社區。董事長陳永興表示,這輛行動自助餐車可以提供四十位以上的長輩用餐沒有問題,而基金會以前的送餐地點都在北花蓮,目前是第一輛到玉里的行動自助餐車,可以現煮、保溫、未來將提供四菜一湯給偏鄉長輩吃,未來在花蓮南區只要有需要,基金會將會開闢更多路線,服務偏鄉長輩。   「多層級餐食服務模式」,也是門諾基金會今年的工作重點,這模式包含:據點共食、在地製餐、送餐員配送、行動自助餐車及好鄰居送餐隊等幾種模式,壽豐工作站於5月初已經結合在地兩家小吃店進行在地化製餐,而此次在玉里啟用的「行動自助餐車」,即是「多層級餐食服務模式」的重要一環。餐車購置經費來源為統一超商ibon平台專案捐款挹注給門諾基金會,而未來餐費將會由花蓮在地團體鴻德基金會來愛心捐贈,鴻德愛心基金會跟門諾基金會一樣成立於21年前,從一開始便給予基金會事工大力支持,從101年來更協助補助送餐餐費,於101年和107年更捐贈了兩輛保溫餐車,可說是門諾基金會能夠將服務送到偏鄉中的偏鄉的重要推手,鴻德愛心基金會曾說過,東部弱勢的需要,鴻德愛心基金會一定會幫忙,現場也由許文卿會長領銜七位會員一起來參與行動自助餐車的啟用,許文卿會長感性表示,鴻德秉持著劉金龍創辦人的遺願服務花蓮弱勢,歷年來幫助了八千多位長輩,投入超過一千萬以上資金,非常樂意播下愛的種子,一起永續參與良善公益行動。花蓮在地企業「家咖哩」也十分支持,將會一週一次支持長輩咖哩飯之材料,藉由咖哩健康美味的力量,幫偏鄉長輩加菜。家咖哩店長黃彥寧特別到場表示,她們的餐廳在花蓮,對玉里的長輩可能太遠了,所以特別贊助這項活動,家咖哩一向以健康為導向,使用鳳林在地香料並特製成原住民風味餐點,以後每週一次,將會提供給行動餐車美味餐點,讓偏鄉長輩加菜。     餐車啟用現場貴賓雲集,由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領銜,一起與貴賓們和吉拉米代的阿嬤一起按下餐車啟用按鈕,而此時餐車的鷗翼緩緩打開,象徵此台行動自助餐車將在偏鄉展翼遨遊,將最需要的食物與社福資源送到個案手上。現場基金會也頒發感謝狀給長期幫助我們的公益好朋友及幫忙宣導的村長們等在地好夥伴。既然是餐車啟用儀式,現場當然需要一起辦桌、好好吃飯,由陳永興董事長拿著大張「特製餐卡」,作為第一位使用服務的領餐長輩,現場有吉拉米代十幾位平均八十歲的阿美族阿嬤(最高齡88歲)穿著原住民服飾、盛裝出席來吃行動餐車的「第一餐」,阿嬤們接受關懷據點的服務已經11年了,對於行動餐車的創新服務阿嬤們都很期待,阿嬤們自備環保餐具,開心的排隊取餐,阿嬤們表示:「共食很好,一個人吃飯很無聊,一起吃才吃得下去、吃得開心。」     在1998年門諾基金會開辦送餐服務,除了由營養師設計餐卡、個別化餐食之外,還設計了60度的熱循環餐車,確保細菌不滋生,以及交付到長輩手上都是健康的。而現今6輛熱循環保溫餐車,在花蓮六個鄉鎮大街小巷穿梭服務里程,也已經超過300萬公里,從1998年到2019年,也已經走過21年,隨著時間推進,門諾基金會的服務也逐漸擴大規模,從一開始2輛送餐車每日服務約40位長輩送午、晚兩餐,每日送出約60個餐盒,到現在經過20年,送出約750個餐盒,每月約送出1萬9千個餐盒,20年來累計2,685位長輩,至今總量共送出了260萬以上餐盒,若以台北101高度,便當可蓋250座以上。而假日也有花蓮地區20家7-ELEVEN門市店長組成的「好鄰居送餐隊」,協助銜接週末送餐服務補足長輩假日餐食缺口,更運用7-ELEVEN門市零錢捐募得的善款,在偏遠地區建置「同樂村」、「行動辦桌車」等創新服務。目前門諾6輛熱循環保溫餐車服務的區域為:北花蓮市、南花蓮市、吉安、壽豐、新秀及海線地區6條路線,還有和平、豐濱等三個社區製餐點,以及21位送餐志工在20個社區配送點協助幫忙。     「行動自助餐車」於5/24當天熱鬧啟用,6月馬上就要投入服務,基金會執行長邱燕銀表示,隨著「多層級餐食服務模式」的開展,基金會將提供更靈活而在地化的服務模式,若是行動自助餐車切合部落長輩特性,未來將視情況推廣,而基金會「109年守護東部老人暨身障弱勢家庭」照顧計畫,將會繼續把社會大眾的愛心,化成一份份熱騰騰的餐食與實際照顧,陪伴偏鄉長輩在地老化。

04.25

壽豐工作站開站 更多詳情icon

  壽豐鄉位於花蓮縣北區偏南端,離花蓮市大約20分鐘,是花蓮中區重要的樞紐,共有15個行政區,人口共有18046人,居民多為阿美族,平日以務農為主,而單單在壽豐鄉,65歲以上居民便有3481人,佔了全鄉人口19.4%,比起全國老年人口比14%多出許多,而身障人口數約1772人,長照需求人口數包含65歲以上失智者、原住民長者失能者等,推估約有2699人。目前壽豐鄉以其大學城特性,周邊資源算充足,在宅醫療、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失智據點、失智共照中心、機構喘息與文健站都有,而目前共有五個社照C據點,其中門諾基金會便協助有志學等數站,服務焦點與能量集中在最基層的社區,這也是門諾基金會的使命:在地紮根,與長輩共同生活。   現場嘉賓雲集,都來慶賀壽豐工作站的開幕,日托站25位長輩們也帶來開場舞,以及練了兩個月的打擊樂,池南日托站的12位長輩們則是帶來歡樂的收割舞,為壽豐工作站帶來令人振奮的開場表演,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表示:門諾基金會在花蓮的每一個鄉鎮,從縱谷到海岸線,都希望能有服務的據點,現在新成立的壽豐站,是最漂亮的一個點,希望壽豐的長輩們常常來使用這個地方參加活動及用餐!   壽豐工作站是社照C據點,目前是每週三和週五早上有健促失能延緩活動,目前常在基金會壽豐五個社照C據點活動的長輩約有八十位,而經常性使用壽豐站的長輩約有17位,未來壽豐工作站也預計申請成為全天的日間照顧中心,希望能成為社區的好鄰居,守護銀髮健康百分百。   龔子茵站長表示,壽豐工作站今年重點服務將會是推動多層級餐食服務模式,將於5/2開始以在地送餐形式做送餐,而在地送餐也結合了兩家當地小吃店,事前先由督導勘查環境、衛生,由營養師評估餐食,在資格方面則是有丙證之廚師才能夠協助製餐,未來也會每三個月到餐廳進行考察,目前共有約40多位中低收入戶弱勢長輩定餐,每天將會送出約八十份餐盒,而除了與在地製餐點合作,希望能活化當地產業,基金會也將會搭配志工與送餐摩托車,讓送餐服務更便利靈活,希望能將熱騰騰的便當送到長輩手上。未來共食也將會是重點推動目標,我們將在志學等站舉辦共餐,五個餐點預計提供全年2700餐次。輔具愛心銀行也在壽豐開設了輔具小站,提供輔具諮詢、租借、維修等服務,讓民眾可以就近租借需要的輔具,不用跑到花蓮市中心,實現:再造、在地、再生,偏鄉輔具愛隨身的理念。   門諾基金會從事老人服務工作已邁入第21年,因看到老年人口數逐年的增加,社區中需要協助的長者越來越多,因此門諾基金會在各鄉鎮成立了工作站,希望能就近照顧社區中的長者,也跟他們一起生活、面對老化的困難,2017年成立了新城工作站,也是第一個走進社區的工作站,因為有工作站的設立,在服務上能增加與個案的親近性,其餘在秀林、吉安、花蓮、玉里、卓溪、富里、瑞穗等也都設置有工作站,及花蓮和玉里綜合服務中心,在台東東河也設置日照中心。而壽豐工作站的成立,將可以在花蓮中區建立更完整的長照網絡,龔子茵站長表示,若有相關的長照資訊需要諮詢,歡迎壽豐的鄉親直接聯絡辦公室詢問:03-8662100。  

03.07

愛心輔具銀行開幕 更多詳情icon

  門諾基金會從民國96年接受花蓮縣政府委託辦理的「輔具資源中心」迄2018年,十年來累積了許多服務經驗與專業,也服務了許多偏鄉弱勢個案,服務足跡東部山巔水湄的偏鄉,有時候開車數小時,只為了替部落長者維修輔具。今年雖然沒能承接花蓮縣府委辦服務,但門諾基金會理解到輔具的服務需要持續且更深入偏鄉,想建立花東的U型長照網,於是自108年起,門諾基金會的輔具單位正式調整為輔具復能中心,並以「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的名稱重新出發,目標是建構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輔具服務平台。   3/7(四)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於花蓮市中正路317號盛大開幕,現場聚集了各界嘉賓:花蓮縣徐榛蔚縣長、社會處處長張逸華、花蓮市府代表為陳思豪專員、縣議員魏嘉彥、花蓮縣衛生局黃秀茹科長、長照科科長楊玉如以及屹象生醫蔡文福經理、東華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楊熾康老師、花蓮縣物理治療師公會樊志成理事長、林育賢物理治療師等,都蒞臨現場祝福。門諾基金會董事長陳永興表示門諾基金會成立輔具中心已經12年,過去受到縣政府的委託在身障中心服務,在過去的經驗中體會到花東地形狹長,各鄉鎮的弱勢朋友路途不易,未來將輔具送到家,部落朋友也將能取得服務。花蓮縣長徐榛蔚說再一次見證政府的資源有限,民間的力量無窮,是為了愛走入我們的偏鄉以及部落,花蓮縣未來也會在北中南各區成立公部門的輔具中心與照管中心搭配結合,也希望未來能發展屬於原鄉特色的輔具、發展產業鍊,讓鄉親更好。   邱燕銀執行長表示,輔具銀行是以再造、在地、再生為核心概念,服務對象是有輔具需求的弱勢朋友(以診斷書、身障手冊或證明為依據),服務項目則包含輔具各面向:租借、配送、維修、再生、募集、捐贈、整備等,而收費以社會公益為原則,採取輕收費,付費困難者,經本會專業人員評估酌予補助。   現場嘉賓雲集,也有三位實際使用輔具服務的個案至現場參與活動,其中林先生遠道從玉里前來,他特別表示自己住在玉長公路附近,家人也需要氣墊床等輔具,以前只能到花蓮市,現在可以就近到門諾基金會玉里服務中心申請,讓他感到非常開心。這幾位個案都是因病或是脊髓損傷的中高齡個案,他們都需要依靠特製輪椅、一般輪椅或助步器,良好的輔具對他們而言至關重要,個案長輩都表示樂見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的開辦、開拓多元便利的輔具服務模式,嘉惠更多鄉親。   在「再造、在地、再生,偏鄉輔具愛隨身」啟動儀式時,陳永興董事長按下象徵服務啟動的按鈕,他說:目前我們以座落於花蓮市中心的「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為中心據點,會將輔具服務同步送到:花蓮市、吉安、壽豐、新城、秀林、玉里、卓溪、富里、瑞穗、東河,而成功與長濱的據點更在建置籌備中,今天是開第一家「愛心輔具銀行」,未來希望將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分行」遍佈花東的偏鄉,讓長輩都能就近使用「分行」,不用再大老遠跑到花蓮市才能使用服務。   門諾基金會邱燕銀執行長進一步解釋,成立愛心輔具銀行的初衷,的確是為了讓服務更「接地氣」,所以我們提出:「再造、在地、再生」為核心價值,再造的具體實現是廣設輔具據點,將輔具租借、提供模式再造;在地則是將在偏鄉廣開「分行」,讓各工作站都可以提供簡易生活輔具租借,玉里的阿嬤不用再坐火車大老遠跑來花蓮市還輔具;「再生」概念,則是想募集輔具、回收並維修輔具,提供給需要的弱勢朋友。   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在剪綵慶賀的熱鬧氣氛中開幕,但未來的使命現在才開始,由於所有輔具服務為本會自籌,社福的工作需持續且涓滴不斷進行,我們需要您一起來幫助我們,照顧偏鄉的弱勢朋友,有您的愛,我們才能將輔具送到弱勢朋友的身邊,讓他們能好好生活。目前我們尚在籌募款項,預計購置輔具配送器具、輔具消毒工具、輪椅(外出及一般型)、抽痰機等等設備,也接受各類輔具的捐贈(捐款專線:0800-506-800)。 花蓮在地民眾,您有任何輔具租借、維修、回收等問題,可直接洽詢,門諾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服務專線:03-8237331。  

2018

12.27

送餐20偕老共食 更多詳情icon

在12/27(四)門諾基金會特地舉辦了「門諾基金會送餐20 偕老共食」感恩禮拜,一方面是想藉此機會感謝各界愛心人士一路支持送餐服務,讓我們能服務偏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將服務升級,讓更多弱勢長輩能夠好好吃飯。活動以感恩禮拜的溫馨形式開始,一開始在玉里牧者撒萊牧師的主持下,由門諾基金會同工誠摯獻詩「獻上感恩的心」,表達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感謝。感恩禮拜由撒萊牧師主持,她特別引用馬可福音四個人幫助一位癱子的經文,希望從耐心、愛心、信心、關心等面向去幫助花東最弱小弟兄。 活動的高潮則是「門諾基金會送餐20週年感恩見證儀式」,由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門諾基金會邱燕銀執行長、門諾醫院代表張淑琴主任、花蓮縣府代表秘書張治華先生、社會福利科楊玉如科長、資訊姊妹會古淑珍會長、副會長謝季錦、鴻德愛心基金會許文卿會長夫人、曾元結先生、統一超商花蓮區顧問尤少君等人,將象徵送餐成果的便當倒進臺灣模型裡,象徵全臺灣的愛心人士,20年來幫我們募集了滿滿的愛心,門諾基金會20年來已經送出254萬個餐盒,如果以101大樓計算,都送出了高達250棟101大樓高度的餐盒了,陳永興董事長笑著表示,希望臺灣各地民眾的愛心,能幫助門諾基金會走過下個二十年,讓弱勢長輩都能好好吃飯。 現場也特地邀請了送餐個案93歲的張阿公與85歲的賴阿嬤參與活動,張阿公於2000年使用送餐服務,而賴阿嬤於2004年使用送餐服務,都已經使用長達十多年,其中張阿公是獨居長輩,每天送餐員不僅把便當交托到張阿公手上,更可以協助留意張阿公的狀況,張阿公跟賴阿嬤在現場都開心的說基金會便當很好吃、社工都很盡責。現場基金會也準備了新年小禮物:保溫罐及樂扣餐盒,由陳永興董事長代為致贈給長輩,希望能方便他們能夠泡些補充飲品或將食物再度加熱。會後,陳永興董事長、各界貴賓們,也特別坐下來與張阿公跟賴阿嬤一起辦桌共食,共享年節氣氛,大家坐在「門諾基金會送餐20 偕老共食」的復古背景前,動筷夾食,彷彿提早過年般溫馨。 在1998年門諾基金會開辦送餐服務的當時,社會大眾對「獨居老人送餐」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送餐該有什麼?僅僅是便當而已嗎?門諾基金會覺得不是如此,於是我們一步步嘗試,先從長輩的營養開始,基金會配合專業的營養師,為獨居弱勢長輩們製作特定餐食,製作個別化餐卡,黏貼在餐盒上的餐卡,除了註明治療飲食特殊狀況(是否菜切、流質等),還會貼心地備註長輩的飲食禁忌或喜好,曾有個笑談是因為過於貼心,所以長輩加註的食物喜好太長,而導致工作人員得殷殷叮嚀長輩不能加註太多。營養之外,門諾基因會希望長輩不僅是吃飽,而是有溫暖的感受,於是基金會在便當的保溫下煞費苦心。一開始時由2輛小發財箱型車搭配日本特製保溫餐盒配送,後來為了讓長者手上拿到的便當都是溫熱的,於是改良了餐車開發了熱循環保溫送餐餐車,讓餐車都維持60度左右,一來可以讓餐盒送到長輩手上時都是溫熱的,二來溫度可以確保細菌不會滋生,讓長輩維持健康,而現今6輛熱循環保溫餐車,在花蓮六個鄉鎮大街小巷穿梭服務里程,也已經超過300萬公里,千山萬水奔馳,只是為了即時將溫熱的便當交托到長輩的手上。從1998年到2018年,也已經走過20年,隨著時間推進,門諾基金會的服務也逐漸擴大規模,從一開始2輛送餐車每日服務約40位長輩送午、晚兩餐,每日送出約60個餐盒,到現在經過20年,送出約750個餐盒,每月約送出1萬9千個餐盒,20年來累計2,685位長輩,總量共送出了253萬9,281個餐盒,而假日也有花蓮地區20家7-ELEVEN門市店長組成的「好鄰居送餐隊」,協助銜接週末送餐服務補足長輩假日餐食缺口,更運用7-ELEVEN門市零錢捐募得的善款,在偏遠地區建置「同樂村」、「行動辦桌車」等創新服務。目前門諾6輛熱循環保溫餐車服務的區域為:北花蓮市、南花蓮市、吉安、壽豐、新秀及海線地區6條路線,還有和平、豐濱等三個社區製餐點,以及21位送餐志工在20個社區配送點協助幫忙。 陳永興董事長指出,未來將朝向幾方面升級送餐服務,一是送餐服務將更在地化,我們會將送餐服務與各地的工作站結合,推出特色服務,例如未來將在花蓮南區的富里、瑞穗、卓溪試行的餐車服務,將以自助餐車的熱食形式,兼具辦桌共食趣味,給長輩自行選擇菜色,預計服務2000人次長輩;在壽豐工作站即將推出四個共餐點,預計提供1500餐次,另外將推出送餐摩托車服務,將以摩托車搭配保溫箱,希望讓送餐服務更深入社區角落,也能號召更多志工來參與日漸龐大的送餐需求,預計提供3000餐次。另一方面,門諾基金會邱燕銀執行長也說,臺灣今年已經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送餐升級勢在必行,未來也將結合門諾基金會的各工作站,推行共食,讓長輩們不但能吃飽,而且能互相陪伴有社交功能,滿足心靈需求,在2019年,門諾基金會的吉安、壽豐、新城、秀林等工作站都將會陸續開辦銀髮食堂。 門諾基金會送餐服務在過去二十年,受到許多公益好朋友的幫忙,除了從開辦以來每年編列預算的花蓮縣政府外,許多公益好朋友們也提供資源,包括資訊姊妹會、花蓮鴻德愛心基金會、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等等,也從93年開始,與7-ELEVEN不定期合作舉辦「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共勸募得近兩億元善款,補助了約76萬餐次,而2014年起由7-ELEVEN店長們組成的好鄰居送餐隊,補足了假日送餐缺口,截至今年底共送出近2萬餐次,對獨居長輩是至關重要。未來門諾基金會的送餐需求,將隨著服務範圍與共食形式的擴大,而帶來更多需要自籌的資金缺口,而目前基金會108年度東部弱勢老人照顧計畫仍有兩千多萬的資金缺口,門諾基金會也呼籲社會大眾能夠一起來挹注愛心。  

11.22

開辦家庭照顧者喘息 更多詳情icon

    11月為家庭照顧者關懷月,門諾基金會為體恤家庭照顧者的付出與辛勞,並讓家庭照顧者有紓壓機會,於11/22(四)舉辦家庭照顧者喘息活動,藉由活動讓平日辛勞的照顧者能暫時放下照顧工作,獲得紓壓喘息的機會。此次活動共計41位家庭照顧者參加,行程安排至太魯閣小錐麓健行,享受山谷裡的芬多精,讓照顧壓力得到釋放。除此之外,也安排體驗太魯閣族傳統竹筒飯製作及藤編工藝DIY活動,同時也期待家庭照顧者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同為家庭照顧者的支持、鼓勵,並增加社會互動及照顧能量,舒緩家庭照顧者長期於照顧工作上累積的壓力和疲憊。      照顧歷程是一條漫漫長路,家庭照顧者往往背負極大的照顧壓力,82歲的林阿嬤和80歲的妹妹,同為家庭照顧者,一樣都照顧行動不便的先生,林阿嬤姐妹已是第三次參加家庭照顧者喘息活動,82歲的林阿嬤照顧85歲行動不便的先生超過8年,因無法負擔請外籍移工照顧的開銷,所以阿嬤都一直親自照料,阿嬤說自己年紀漸長,子女各自忙於生活,照顧上所耗費的體力及精力對阿嬤而言都是沉重的負擔,阿嬤說,自從參加家庭照顧者喘息活動後,阿嬤倆姐妹才有機會一起走出戶外讓自己喘口氣,在活動過程中,透過同儕間的互相交流及紓壓活動,確實讓她們減輕不少照顧壓力,阿嬤倆姐妹家庭照顧的情形也反映出「老老」(長者照顧長者)的艱辛。     在舉辦家庭照顧者喘息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家庭照顧者多為女性,這也反應出在全國家庭照顧者中,女性照顧者就佔了70%~80%。另外,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顯示,台灣家庭照顧者已經高達90萬人,平均每名照顧者每天要照顧家人14小時,約60%家庭照顧者年齡層於41歲〜60歲,此年齡層民眾負有奉養高堂、養育下代的重任,身為「三明治世代」的照顧者,子女教育費、日常開銷、與日俱增的醫療費、加上照顧父母公婆、教養子女,婚姻與家務要經營也須兼顧職場,每天像陀螺不停轉,遊走眾角色間,難怪照顧者疲倦又混亂,這樣極限的照顧壓力,常讓家庭照顧者喘不過氣,為了讓他們有好好放鬆的時間,門諾基金會舉辦家庭照顧者喘息活動,就是希望透過活動,家庭照者們可以把自己身心靈照顧好,如此一來才能照顧需要被照顧的人。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自2010年開始補助門諾基金會家庭照顧者相關服務經費,參與人次已達650人次。除定期舉辦家庭照顧喘息活動外,門諾基金會在花蓮工作站、吉安工作站、新城工作站、秀林工作站設置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據點,每一個月一次的支持性團體,也鼓勵更多的家庭照顧者可以短暫走出家庭,彼此交流與打氣,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照顧需要被照顧的人,讓這條漫長的照顧路,得到紓壓的機會,重拾照顧家人的力量,也感謝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補助家庭照顧相關服務能夠持續下去,若有相關的家庭照顧者資訊需要諮詢,也歡迎鄉親們與我們聯絡。  

11.09

瑞穗工作站開辦健康食堂 更多詳情icon

    現今社會當中,年輕人出門在外打拼,工作壓力之下容易忽略了長輩生活的需求,尤其在花東地區,年輕人離鄉工作,多數長輩都是獨居或準獨居,甚至老老相互照顧的居住情形很常見,在在顯示亟需長照服務的介入。因此,於今年6月起,門諾基金會分別在花蓮南區的瑞穗、玉里、富里、卓溪設置工作站,並提供居家服務、送餐服務、緊急救援、輔具服務、復康巴士、長照巴士等長照服務,讓偏鄉的居民們有更完善的照顧服務。     瑞穗工作站高雅芯表示:在提供居家服務、送餐服務當中也有深刻體會,有一部份長輩,雖然獨居,仍保有生活的自理能力,他們不需要失能的照顧服務,需要的是陪伴及關懷,平日的送餐服務,提供了溫飽的一日二餐,但無法提供陪伴;居家服務提供一日二次熱騰騰的飯菜(備餐服務),但仍無法提供陪伴一起用餐,而健康食堂的成立,不僅僅是提供長輩有一個友善的用餐環境,有熱騰騰的飯菜,更有大家好好陪伴長輩吃飯時間,將用餐環境營造家的感覺,溫暖心也溫暖了胃。     瑞穗工作站健康食堂自10月開辦以來,每週兩天的共餐,目前有8位固定長輩參與健康食堂,長輩平均78歲,多為獨居或老老照顧的長輩,健康食堂在供餐之前也會讓長輩們進行肢體的伸展及訓練大腦的益智活動,一小時的活動結束後,才是長輩們最期待的共餐時間。服務員在廚房忙進忙出,四菜一湯是長輩們午餐,長輩們的牙口較差,煮給長輩吃的餐食要切丁或切絲,挑選食材上也要選擇較軟、少筋的,烹煮上也要悶煮的較久,這樣長輩較好咀嚼,看似簡單的家常菜,卻有大大的學問。長輩們彼此關心、話家常,78歲的王阿公說:「一個人吃飯很寂寞,所以我很喜歡在這裡吃飯。」開辦健康食堂不僅滿足了長者的心理社會需求,也減少了個人的孤寂感,目前除瑞穗工作站外,富里工作站也有開辦健康食堂,未來也規劃卓溪工作站開辦這項服務,歡迎當地的長輩到工作站走走,與我們活動。  

10.26

卓溪工作站開站 更多詳情icon

    卓溪鄉位於花蓮縣南端,背倚中央山脈之綿延山麓,東接玉里鎮、富里鄉,西鄰南投縣、高雄縣交界,南倚台東縣海端鄉,北往萬榮鄉、瑞穗鄉,鄉境內95%為高山峻嶺。卓溪鄉人口總計5,601人(106.12.31止),其中55歲以上的長者約有1,193人鄉內共有6個村17個部落,族群絕大部份為布農族(佔其中5村落),其次為賽德克族、太魯閣族,阿美族為少數。卓溪鄉有四大特色農產品,「玉溪文旦柚」、「野放青梅」、「黃金苦茶油」、「深山箭竹筍」也讓多數部落長者有生活上的依靠。     卓溪鄉內65歲長者約有1,293人,但門諾基金會目前實際提供居家服務、守護連線服務僅有76人(107.02.28止),為更加貼近部落,門諾基金會將工作站設置在社區中,透過健康食堂、延緩失能活動,邀請部落長者一起參與,並從中開發潛在有服務需求的民眾,與社區建立友好關係,讓有需求的民眾能「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付得起」,未來也將以行動式到各家各戶進行宣導,與長者及民眾拉近距離建立關係。     10/26(五)卓溪工作站舉行開幕茶會,各界嘉賓包括花蓮縣議員蘇忠亮、卓溪鄉鄉長呂必賢及鄉公所團隊、卓溪鄉代表會主席田東昇、卓溪發展協會理事長朱黛、花蓮縣長期照顧中心專員蘇皓茹及友好社福團體等貴賓都特地前來為我們祝福。撒萊牧師率領卓溪長老教會的布農族阿公阿嬤們以優美的八部合音獻唱古調〈從今天起〉祝福門諾基金會在卓溪的設點,象徵從今天起,一切的美好都在卓溪發生,這幾位布農族的阿嬤中,更有百歲的人瑞林阿嬤,雖然年邁但仍然歌聲中氣十足、健康高亢,現場柯秀蘭站長也邀請阿嬤以後有空到卓溪工作站多走走。     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表示,門諾基金會做老人社區服務21年,13年前在玉里設置玉里區服務中心,今年7月底玉里綜合服務中心也正式啟用,連結政府長照2.0的服務項目,在花蓮南區的瑞穗、玉里、富里及卓溪設置工作站,提供居家服務、送餐服務、緊急救援、輔具服務、復康巴士、長照巴士等服務及健康食堂等服務,現在我們也將觸角延伸至台東東河,目前已在花東9個鄉鎮設置工作站,將來我們也希望能拓展成功跟長濱,讓基金會的服務成為U型照顧網,守護花東地區的弱勢朋友,如同門諾基金會的使命,秉持著聖經的經文:【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馬太福音25:40)】。     卓溪鄉鄉長呂必賢也在致詞中分享,因著主耶穌的愛讓門諾基金會來到卓溪共同守護這裡的長者,未來若有需要鄉公所社會資源的協助,也能與社區合作,讓長者獲得完善的照顧。花蓮縣議員蘇忠亮說,把老人家照顧好是我們的責任,感謝門諾基金會的服務深耕卓溪,讓卓溪的年輕人在外打拼也能放心老人家在實踐在地安老,卓溪鄉的長者能接受門諾基金會的服務真的好幸福。     門諾基金會玉里區中心武靜雯督導說,透過開幕聽到主管們、站長們及貴賓們的分享與勉勵,心裡會非常感動,讓我感受到基金會散落在各地提供在地服務,確實履行坐在最弱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耶穌的身上,這一切都源自愛。 卓溪工作站聯絡電話:03-8886571,站長表示,若有相關的長照資訊需要諮詢,歡迎卓溪的鄉親直接聯絡辦公室詢問,地址: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10鄰卓溪21號。  

09.27

新城工作站開辦老幼共學 更多詳情icon

    台灣於107年3月開始,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數超過14%),預計2026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數超過20%)屆時5位人口中,就有一位老人。依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顯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十三名就有一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老人每五名就有一名失智者。台灣失智症人口數至今已超過二十六萬人。新城鄉目前人口數20185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2,700人,老年人口比13%,失能人口811人。有鑑於此,門諾基金會新城工作站與花蓮縣秀林鄉佳民國民小學共同推行老幼共學模式,對於預防失能及延緩失智的模組設計,可增加長者參加活動的動機及出席率,激發長者潛能及幼者的學習及互動能力,提升長者自然的社會互動,增加人際連結,減少疾病退化的可能,同時也讓學童學習以正向態度彼此相待,培養學童尊重長者的品格教育。     上課囉!老師點名,今天花蓮縣秀林鄉佳民國民小學二年級的7位學童及門諾基金會新城工作站的3位長輩全員到齊,在進入課程前,老師帶著學童們和長輩跳舞蹈體適能,運用簡單的肢體伸展,增加長輩們的身體活動量,在體適能活動後,正式進入課程。今天的課程是要做彩色水作畫,要運用彩色筆在餐巾紙上作畫後再用水暈染,形成自然的暈染畫,學童和長輩分成三個小組,「我要跟科學麵阿嬤」、「我要跟大鬍子阿公」、「我要跟萬發阿公」學童們爭相跟自己喜愛的長輩同一組,嘴裡喊著他們幫長輩們取的暱稱,好奇之下問了學童,為什麼要叫「科學麵阿嬤」,學童說:「阿嬤名字發音很像科學麵,所以我就叫她科學麵阿嬤,這樣我就不會忘記了」,學童們的童言童語十分可愛。學童們擔心長輩年紀大了耳朵不好,提高說話的音量在長輩耳邊耐心地跟長輩說明繪畫方式,並跟長輩分享畫裡的意境,看著學童及長輩認真的模樣,教室中充滿溫馨可愛的氣氛,學童拿著畫好的畫,阿公阿嬤幫忙噴水,靜待風乾的時間,學童們和長輩話家常,彷彿是家中的阿公阿嬤那麼親近,沒一會時間風乾的畫便完成了,下課鐘響,一周兩節的共學課也到了尾聲,學童連忙問長輩們:「你們下次還會來嗎?」原來是因上週長輩身體狀況不佳請了假,沒看到阿公阿嬤來上學,學童們十分擔心,每次課程結束學童和長輩都不忘相約下次課程見。     花蓮縣秀林鄉佳民國民小學游彥中校長表示,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學童家中多有65歲以上長者,希望學童透過老幼共學的多元教學模式,讓學童學習生命老化的過程教育,體貼長者生活中的不便;減少對老化與老人存有的負向態度與刻版印象。     門諾基金會新城工作站林麗芳站長表示,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工作站所在地的新城鄉,有長者因獨居或認知功能退化或疾病影響或家庭支持系統不足,多數時間為獨自在家中呆坐、睡覺、看電視或在街道、社區中遊走。單調的日常、不足的社會刺激,一日又一日,導致長期缺乏社會人際互動,造成長者社會退縮及人際退化,加快疾病退化速度及家屬的照顧負荷。然而,另一個場景,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對比,在校園的氛圍中,有長輩們的成長回憶與故事及學童熱情、純真、充滿活力的笑聲,更有對生命力及對未來的盼望,是我們老人家身上看不到的,而我們的長者有豐富的生命歷程、人生經驗與生活智慧,可以傳承給我們的孩子,同時也希望長輩在孩子身上,找到生活的期待與希望。  

09.26

瑞穗工作站開辦失智據點 更多詳情icon

    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 將每年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而衛福季刊指出『全球平均每4秒鐘將會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社會人口如此快速老化,失智相關服務更是刻不容緩。門諾基金會在三年前成立了家庭資源中心,其中主要的服務項目包括了團體性的瑞智學堂與預防延緩失能方案活動,以及居家服務中個別化的失智到宅陪伴服務,今年截至2018年8月底,參與服務人次已達905人次,我們的服務人次仍然不斷攀升中,門諾基金會在花蓮、吉安、新城、秀林、玉里、瑞穗、富里、卓溪、東河等工作站提供瑞智學堂、部落老學堂等延緩失智的服務。     門諾基金會瑞穗工作站高雅芯站長表示,瑞穗鄉目前服務資源僅侷限在長照 2.0 服務項目,使用者偏向影響生活功能者,針對輕微其仍可維持生活功能之失智者,並無法 提供協助,而社區式失智據點尚未在本鄉提供服務,C 點長照巷弄站,對於部分失智個案並非合適,就花蓮縣預估失智人數達 4,682人數而言,目前失智照顧在花蓮仍有不足,而各鄉鎮明顯有失智據點的需求,未來失智據點將輪流進行認知主題的課程活動,幫助長輩延緩失智、維持日常生活。     瑞穗工作站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自9月初開辦至今,目前已有4位長輩固定參與,以75歲的吳阿公為例,吳阿公罹患阿滋海默症,平時大多在家中活動,社交活動及健康促進意願低,吳阿公的家屬為讓阿公延緩症狀退化,期望藉由活動參與及刺激,使長者在過程中促進腦部活動,因此陪同吳阿公到站上,一開始吳阿公對活動的反應較為排斥,但經過兩週的課程,吳阿公已可融入團體與其他長輩進行活動,家屬也很高興阿公的改變。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預防失智症資料中提到『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以及『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2倍以上,孤單的生活方式其認知功能退步速度比較快。』然而門諾基金會這一系列的社區活動定期每周在各工作站成為常態性的服務,讓社區及部落中的老人能獲得固定的社會活動刺激以降低、延緩老人失智症。門諾基金會已經把服務帶到各鄉鎮的社區之中,讓各鄉鎮走到巷子口就能夠找到服務,以往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泡茶,現在還多一項到門諾基金會各工作站上課的選項,期盼有一天門諾基金會能夠讓所有有需要的老人們找到我們。  

09.10

吉安瑞智學堂開辦共食 更多詳情icon

    九月為失智症月,同時也是門諾基金會各工作站第三梯次瑞智學堂開課,本會去年在由7-ELEVEN「把愛找回來」全台門市零錢捐善款補助、活泉公益信托社會福利基金會及吳尊賢教育基金會捐善款補助,於吉安活動中心開辦吉安瑞智學堂,自去年九月開課至今服務近500人次,目前約有10位超過80歲的失智長輩持續參與,透過12堂課每次2個小時的懷舊、認知、音藝等主題活動,幫助失智長輩減緩惡化,讓家屬能夠分享照顧經驗、獲得情緒支持。     吉安村社區發展協會田秀鳳理事長表示,吉安鄉人口有8萬多人,是花蓮大鄉,其中吉安村人口數佔2,430人,為吉安人口數第三大村,去年,因吉安村有瑞智學堂的需求,門諾基金會便在吉安活動中心開辦,將社區活動與長照資源連結,透過瑞智學堂讓失智症的長輩能減緩惡化,同時也讓家屬有短暫的喘息時間。     吉安瑞智學堂第三梯的第一堂課,長輩們先進行肢體的伸展及反應活動,讓長輩們訓練肢體協調性及思考力,過程中長輩們的反應快慢不一,活動功能良好的阿公阿嬤也會當起志工協助其他長輩。在暖身操結束後,進入本堂課的主題「自畫像」,帶領活動的喵喵老師先讓長輩照鏡子,讓長輩看一下今天的妝扮,再運用蠟筆把自己的模樣畫出來,92歲陳阿公平時總是低頭不語,靜靜地觀察大家的活動,在喵喵老師活潑的帶動下,92歲的陳阿公看著鏡子,難得露出靦腆的笑容,大家直呼太難得了。95歲的阿免阿嬤照了照鏡子,看著自己臉上的紋路說,這臉的皺紋太多了我會畫不完,逗得其他長輩哈哈笑,一陣歡樂的氣氛後長輩們拿起畫筆,認真的畫出自己的模樣。     活動結束後,便是長輩們最期待的共餐時間,這是吉安瑞智學堂開站的第一次的共餐,長輩們準備好碗筷,服務員細心的烹煮,把肉跟菜都煮得爛一些,讓長輩們較好咀嚼。95歲的阿免阿嬤開心的夾著滷肉說:「哩垮,伍摟罷」(台語),阿免阿嬤邊吃邊跟我們分享她的外公也活到高齡106歲,阿嬤說,長壽沒有什麼秘訣,只要吃得飽、認真運動、保持心情愉悅就是長壽的方法。     門諾基金會吉安工作站龔子茵表示,「共餐」不單單是一餐夠營養的飲食補充,共食更是媒介、動力,它可以促成長者出門參加活動,進而規律了生活作息;長者透過各項健康促進活動的參與,強化了生理功能,減緩失能或失智的狀態;透過共食,彼此關心話家常,也滿足了長者的心理社會需求,減少了個人的孤寂感。     感謝2017年7-ELEVEN「把愛找回來」全台門市零錢捐善款補助,才能有經費和場地在吉安活動中心開辦瑞智學堂,7-ELEVEN自2004年起首度與門諾基金會合作,集結社會大眾的愛心規劃出「東部地區獨居老人送餐計畫」,建構更完善的花東送餐網絡,2014年由28家花蓮地區的門市店長組成的「好鄰居送餐隊」,協助銜接基金會周末的送餐服務,至今共送出近2萬餐次,運用7-ELEVEN門市零錢捐所募得的善款幫助花東弱勢長輩,讓長輩周末不斷糧。並透過2017年7-ELEVEN全台門市零錢捐善款挹注,得以在吉安活動中心開辦瑞智學堂,此外,零錢捐善款也挹注於瑞智學堂、同樂村及圍爐活動,同時也是此次外展活動的關鍵資源。門諾基金會與7-ELEVEN合作共同走入社區,透過7-ELEVEN擴及全台大小鄉鎮的優勢,以更深化的在地服務,幫助更多偏鄉長輩能夠好好吃飯。  

08.20

秀林工作站開辦家庭照顧者 更多詳情icon

    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花蓮縣106年10月底老年人口比例已達15.19%,已屬高齡社會,此數據顯現花蓮人口不僅是持續老化中,相對於全國(13.73%)亦來得高。另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資料顯示,台灣目前約有90萬的家庭照顧者,平均每位家庭照顧者每天投入10個小時照顧家人,平均照顧失能家人約9.9年,且照顧者為女性約佔62%,在照顧者的身分上,則以子女及配偶佔31.6%為主,近年男性照顧者亦有增加趨勢,男性照顧者因社會刻板印象及不易向外界求援,所承受的壓力相對來的更高,加上人口老化,年輕工作人口外流,在花蓮地區老老照顧的現象更顯嚴峻,可見照顧家人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     為讓照顧資源能夠深入偏鄉,建立照顧者多元支持系統,門諾基金會除現有的花蓮工作站、吉安工作站、新城工作站設置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據點外,今日(8/20)也成立秀林工作站支持團體據點,第一次的課程邀請到芳療師為家庭照顧者進行精油紓壓課程,希望家庭照顧者能透過精油達到身心放鬆。家庭照顧者因長期照顧被照顧者,自身常伴有關節疼痛、失眠、情緒低落等狀況,久而久之成為了『隱形的病人』,因此,除了照顧者需要被照顧之外,家庭照顧者亦是需要被關心的對象。52歲的李大姐,因先生及孩子們都外出工作,平時就由李大姐同時照顧85歲的婆婆和2歲的孫子,一老一小的照顧讓李大姐患有嚴重失眠及肩頸痠痛,芳療師藉由精油按摩紓緩李大姐照顧壓力與疲憊,李大姐說,透過課程的教學,讓家庭照顧者平常在家也能做一些按摩減緩痠痛。     門諾基金會秀林工作站站長劉瑞華表示,家庭照顧者往往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獨自照顧被照顧者,甚者背負一家的經濟重擔,照顧並非一件輕鬆簡單的事,在身心的考驗下,需要有更多的同儕相互支持及鼓勵,感謝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補助家庭照顧相關服務,讓家庭照顧者、經驗分享和相互支持與有擴大社會支持網絡的機會,讓偏鄉的家庭照顧者能就近參與紓壓活動,每一個月一次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性團體,也期許未來能與更多照顧者一起努力,若有相關的家庭照顧者資訊需要諮詢,歡迎鄉親們直接聯絡辦公室詢問。  

07.28

門諾基金會綜合服務中心開幕 更多詳情icon

    門諾基金會於2015年年底開始籌備「老人綜合服務中心」,蒙獲音樂教父李宗盛大哥擔任代言人,李宗盛先生的代言帶來廣大的迴響,而在社會各界善款幫助下,「老人綜合服務中心」的興建工程一路堪稱順遂,於2016年7月有了動工立石儀式,並於2017年7月進行上樑感恩活動,而現於2018年7月,經過兩年半時間,這棟眾所盼望的大樓終於完工啟用了。7/28(六)早上,門諾基金會老人綜合服務中心熱鬧開幕。一開始先由同工獻詩「主是葡萄樹」開始,把一切榮耀歸給上主,也代表著「我們是枝子,在主裡面結豐盛的果子」,而今綜合服務中心落成啟用,果子已經成熟。     門諾基金會林久恩董事長在致詞中表示:能夠建立長期照顧據點一直以來都是門諾基金會發展的目標,這棟地基約260坪,總樓板面積1170坪、地上四層地下二層的「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將以「葡萄結實,讓愛擴散」為主題,秉持著聖經的經文:「耶穌教導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在我裡面的,我也在他裡面,他就會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第5節)因著主耶穌的愛,將繼續將服務更深入偏鄉,而綜合服務中心的落成啟用,也將是他任內的最重要事工,接下來他將交棒給門諾基金會新任董事長陳永興醫師。陳永興醫師從林久恩董事長手上接下象徵葡萄結實的葡萄藤盆栽。陳永興董事長特別說,他敦聘了雙連安養院的蔡芳文執行長來擔任副董事長,自己任內將會努力將基金會的財務制度與偏鄉事工更健全發展,而未來會從東河往成功到豐濱串連,會成為東海岸完整的老人照顧網絡。至於未來在花蓮縣的規劃,就是希望能夠在各鄉鎮都有服務據點,目前已經在花蓮北區:花蓮市、吉安、新城、秀林,花蓮南區:玉里、瑞穗、卓溪、富里等設置長照服務,未來希望在中區例如壽豐、鳳林跟光復都能夠設置長照據點,就能串連花東縱谷和東海岸的長照服務,成為一個U型的長期照顧網絡。   門諾基金會在現場也準備了短片,除了有簡單的服務與歷史回顧之外,更有公益好朋友張清芳小姐與李宗盛先生的祝福,張清芳小姐說很高興長輩們終於能夠有個地方好好吃飯、好好跳舞;李宗盛先生的祝福更是十分感性,他在看似平凡的午後工作琴房內尋常工作,他說今天雖然非常疲倦,但心底是很感動的,他認為是信仰與母親的愛,讓他成為今天的人,也感動於門諾基金會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善意的念頭而付出,他說自己力量大一點就多做一點,因為:「主讓我成為富足的人,就是要施與,主賜給我是個有力量的人,就是要扶持。」他很高興能夠看到綜合服務中心落成啟用,並且在片尾為基金會同仁加油打氣!   緊接著是「讓愛啟程」儀式,由門諾基金會執行長邱燕銀為同仁披上值星帶,從北到南分別是:秀林工作站劉瑞華站長、新城工作站林麗芳站長、花蓮工作站陳靜惠站長、吉安工作站龔子茵站長、壽豐工作站陳麗娥站長、玉里工作站武靜雯站長、瑞穗工作站高雅芯站長、富里工作站江美葉站長、卓溪工作站柯秀蘭站長、東河工作站林盈杉站長等披上值星帶,宣示未來門諾基金會將從「老人綜合服務中心」更深入偏鄉,而各站站長也分別拿著葡萄果實,貼上各工作站,喊出口號:「葡萄結實,愛從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出發」,代表著從總會出發,愛的葡萄樹與枝蔓已經在偏鄉結果,未來將讓愛擴散。   接下來則進行當天的重點儀式,便是全體貴賓移師到門諾基金會的綜合服務中心招牌下,進行揭幕,現場共有多位貴賓共襄盛舉:門諾基金會董事長林久恩、門諾基金會新任董事長陳永興、門諾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趙福厚、門諾基金會新任副董事長蔡芳文、前臺北富邦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白秀雄、立法委員蕭美琴、新光兆豐農場董事長吳邦聲、匯豐銀行副總裁李清如、上閎顧問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斯民、翰品酒店花蓮總經理唐玉書、鴻德愛心基金會會長林在福、花蓮資訊姐妹會理事長古淑珍、門諾基金會執行長邱燕銀、門諾基金會特助賈漢生、潘冀建築師聯合事務所副總黃種財、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崇哲,在諸位貴賓與各界熱鬧祝福之下,門諾基金會老人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用了,門諾基金會也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大樓落成啟用,當然要進來熱鬧參觀,由門諾基金會執行長邱燕銀解說,先從一樓的愛心牆開始參觀,基金會一樓愛心牆由彩繪玻璃燒製,呼應「葡萄結實」的意象,上帝的愛在東部海岸擴散結果,而一路上去二樓的瑞智學堂、身障樂活教室、照顧者支持團體活動室,未來也都可以提供各種服務,現場更有十位長輩與督導在以精油製作痠痛貼布,而三樓的盛恩堂則是為了感謝公益好朋友李宗盛大哥的一路相挺代言,而盛恩堂三字特別商請國寶級書法家董陽孜老師揮毫。最後邱燕銀執行長帶領貴賓們回到一樓的日照空間,現場也有十位長輩與督導在開放式的廚房製作點心,邱燕銀執行長表示,這開放式廚房未來將會是長輩們可以一起手做點心、休息遊憩的好地方,也希望這烘焙廚房能帶來些悠閒的氣氛,營造一種家的感覺,讓長輩們的下午都充滿小確幸。這整棟建物,從一樓的愛心牆開始,都是各界的好朋友揖注愛心,才能夠建成,也希望未來東部弱勢長輩都能在其中感受到滿滿的愛與恩典。     門諾基金會服務個案從21年前的500位長輩到現在近3000位弱勢朋友,服務的同工也從30位同工到現在近300位同工,可以說是一路成長。老人綜合服務中心的啟用落成,也將是基金會服務的里程碑。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將會是社區日間照顧中心,預計服務失能及失智個案;也將開設瑞智學堂,提供服務給失智者;其他還有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服務、銀髮體適能中心等,讓這「老人綜合服務中心」成為老人家長期照顧的堡壘,也是家庭照顧者的依靠,而這裡也將會是門諾基金會的總會與花蓮服務中心的所在地,將繼續提供居家、送餐、緊急救援、社區日托、復康巴士及長照巴士等服務,每月預計服務及照顧超過3000位老人及身障朋友,將綜合服務中心打造成老人家及家屬能獲得完整照顧服務及社交參與的友善空間。   門諾基金會老人綜合服務中心,預計籌募一億五千萬的資金。雖蒙社會各界幫忙,目前即使完工啟用,總建物經費仍然有三千一百多萬的差額,面對經費的短缺,基金會只好將勸募期間拉長到今年11月底,企盼能繼續匯集各界的愛心,和善心人士的關懷,幫我們最後一臂之力,完成基金會照顧弱勢的花東長期照護之夢想。  

07.27

玉里服務中心開幕 更多詳情icon

  2018年7月27日門諾基金會在花蓮南端的玉里鎮上,揭幕門諾基金會南區玉里服務中心「主救樓」的落成啟用儀式,玉里鎮面積252.3719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鎮,卻也是一座高齡化的城鎮,年輕人口嚴重的外流,讓鎮上留下來的多數是老人與小孩,為此門諾基金會南下開始提供服務。   門諾基金會於94年1月15日成立玉里南區服務中心,開始花蓮南區的服務輸送,卻才發現這邊長照需求量非常高,起初門諾基金會提供的服務項目為居家服務、守護連線、復康巴士服務之後,更體認到社區裡需要更多不同種類的服務,於是我們開辦社區日托服務項目,把課程帶入各部落、社區之中,卻日漸發現在這偏鄉的一隅,我們的服務提供量始終不夠,為讓我們的服務能夠深入偏鄉每一個家庭之中,南區玉里服務中心做為門諾基金會擴大在南區服務規模的第一步。   2012年時當門諾基金會準備在南區籌建一幢大樓進行服務時,許朝貴董事長(郭子究先生女婿)二話不說的捐出四千萬元,做為籌建南區玉里服務中心的建置經費,為此南區玉里服務中心也以「主救樓」來紀念郭子究先生,曾為花蓮這片土地的付出以及密不可分的淵源。門諾基金會新任董事長陳永興醫師說:「玉里綜合服務中心『主救樓』的設立,緣起是因為要紀念前花蓮中學的音樂老師郭子究先生。郭老師出生在屏東,那時他的父親剛信基督教,他感覺自己的生命是因兒子的出生而得救。因著這種對信仰的信心,他很高興地去戶政事務所報戶口,想用『主救』做孩子的名字。鄉下的戶政事務人員不了解『主救』的特別意義,就在戶籍上筆誤地寫成『郭子究』。事實上,『主救』的意涵在郭子究老師的一生中都蘊含彰顯著。」陳永興董事長並提及,對花蓮人們來說,郭子究老師透過音樂藝術為花蓮所做的一切都不陌生,即使他已蒙主恩召,但老師留下來的音樂、歌曲仍然悠揚在花蓮的土地、港灣上。   開幕當天由東里同樂村的十四位長輩隨著詩歌伴奏,將祝福的詞語轉換成輕柔舞姿,頭上帶著客家花布象徵當地的文化特色,主救樓的揭幕也展開序曲,門諾基金會林久恩董事長致詞時提到,花蓮地區狹長,南北資源分配不均,要從北到南服務通勤時間就長達兩小時,在94年時便租了一個小工作站,後來因應服務規模擴大,有了設立長照服務中心的需求,在五年前開始籌備,他並特別感謝許朝貴董事長以及現場蒞臨代表張水長、黃增妹捐款人的張淑媛女士。   由於是進入新家,現場也特別安排了別開生面的「入厝儀式」,邀請了民國86年門諾基金會第一屆居服員馬春玉「回家」,馬春玉師母以前是基金會居服員,現在是接受服務的個案,她以樸素的語言說說,二十年前照顧個案都抱持著照顧父母的心情照顧,現在年輕人也好好照顧她,她也感受到主耶穌的愛的無所不在。玉里教會詩班長輩們也特別為馬春玉女士演唱布農族歌謠回家《kulumaha回家吧》,以歌詞裡面提到以輕快腳步回家的意涵,用這首歌歡迎她、以及玉里地區的長輩們回到玉里的這棟照顧長輩的家。   在布農族的文化裡,小米代表感恩和豐盛,當天也特別進行了一個掛小米祝福的儀式,門諾基金會新任董事長陳永興以及卓溪鄉搭馬打住耆老,攜手將原住民象徵豐收的小米串掛上主救樓大門,也期望著未來基金會的服務能夠充滿祝福與恩典。接著門諾基金會林久恩董事長、新任董事長陳永興董事長、新任蔡芳文副董事長、邱燕銀執行長、玉里鎮龔文俊鎮長,以及捐款人代表:張淑媛貴賓、郭子究文化藝術基金會鄭宏成執行長等貴賓,一起將紅布揭下,門諾基金會玉里綜合服務中心主救樓於是正式啟用揭幕,也為基金會在花蓮南端的服務事工,拉開了新的序幕。  

07.17

富里工作站開站 更多詳情icon

    依據花蓮縣政府統計花蓮縣已達聯合國定義的「高齡社會」,就各鄉鎮老年人口比率觀察,以鳳林鎮 23.38﹪最高,次為富里鄉21.82﹪與光復鄉20.81﹪再次之。從上述數據顯示其高齡人口族群已是富里鄉人口結構趨勢,富里鄉為本縣老年人口比率第二高之鄉鎮,但相較其他老年人口比率較高的鳳林鎮和光復鄉,其據點服務涵概率較低。     7/17(二)富里工作站舉行開幕茶會,各界嘉賓包括立法委員徐榛蔚立委服務處副主任陳彰勁、花蓮縣議員張智冠、富里鄉鄉長秘書曹克農、富里長期照顧中心專員劉瑞華、富里鄉衛生所護理長陳玉惠、衛福部玉里醫院萬寧分院主任游舜杰及各村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都特地前來為我們祝福,東里同樂村及吉拉米代日托站的長輩也展現活力,分別帶來健康操及阿美傳統舞蹈,場面十分熱鬧。     門諾基金會邱燕銀執行長在致詞中提及,富里是門諾基金會服務最南端的一個鄉鎮,以前除了在地的居家服務之外,都是從服務據點開車南下來到玉里,聖經教導我們要做在最弱小弟兄身上,門諾早期的宣教士也是這麼做,雖然路途很遠、服務對象不多,但我們不會放棄,臺灣今年於三月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每七位人口中就有一位高齡長者,而富里鄉有22%左右是長輩,意思是每五個人就有一個長輩,長照2.0就是以社區為基礎,讓老年人老了可以生活在社區中,這也就是富里工作站設立的意義:在地扎根、深入偏鄉。富里鄉鄉長秘書曹克農也表示,很高興能夠代表鄉長前來歡迎門諾基金會設立富里工作站,服務偏鄉的長輩,也會盡力協助門諾基金會。議員張智冠表示,他自己在縣議會是民政小組,掌管社會局,衛生所長照這塊區域,富里又只剩下老人跟小孩,未來政府應該帶頭做,民間如門諾基金會一起協助,這樣才是理想狀態。     門諾基金會富里工作站江美葉站長表示,富里工作站除了既有的長照服務外(居家服務、守護連線等),目前我們進行中的服務,104年於富里鄉東里村辦理了同樂村關懷據點,為了更貼近在地人文風情,我們將社區特有的柑仔店帶到東里同樂村,讓每一位長者來工作站參加活動像是在柑仔店聊天般的自在,不受環境壓力,讓長者自由進出。因此同樂村服務開站後,村民及長者們對基金會提供服務表示非常認同,每到開站時間長者就會不約而同來到站上,也會邀約其他長者來參加,同樂村開辦一系列有益於長輩身心健康的課程,從中刺激長輩學習並增加社會參與力,豐富的課程讓每一位長輩滿載而歸,好多長輩主動與家屬、社區鄰居分享,上午課程結束亦有「健康食堂」(共餐服務),邀請長輩一起享用午餐,更有長輩說:跟大家吃飯特別美味,功能較好的長輩會協助功能較差的長輩盛飯,讓彼此間有更多連結和對話,用餐完畢後會長輩將自行清洗餐盤,恢復場地,讓長輩對同樂村有歸屬感、責任感,畢竟同樂村是屬於大家的柑仔店,內容溫馨豐富又令人感到放鬆的地方。  

06.30

東河工作站開站 更多詳情icon

    門諾基金會紮根花蓮21年,透過服務我們看見偏鄉的需要及資源的不足,因此將觸角深入花東偏鄉,積極開拓服務項目,101年,門諾基金會跨足台東,在成功鎮設置度米洋日托;隔年,也在長濱鄉設置加走灣日托站,提供健康、亞健康的長輩樂齡、樂智、樂活的活動空間。106年2月,由「長照復康巴士」團隊組成交通服務中心,在台東建置「無障礙交通廊道」,長照復康巴士奔馳在台東山海間,為失能者及偏鄉獨居長輩服侍。     根據107年1月台東縣政府資料統計,東河鄉總人口數8,497人,佔全縣總人口4%,老年人口比率21.9%,高於全縣的14.5%,獨居老人人口數227人,身心障礙人口數729人,長照需求人數佔東河鄉總人口數的11.2%,因此我們看見花東偏鄉的老人及身障者的需要,107年6月在東河鄉設置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提供日間照顧、夜間臨時住宿及居家服務三合一,並開辦到宅沐浴及日托服務據點,期待提供台東長輩及身障者更多元的服務選擇,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6/30(六)門諾基金會台東「東河工作站」舉行揭牌儀式暨感恩茶會,各界嘉賓包括台東縣衛生局辛進祥局長、台東區劉櫂豪立委、立法委員廖國棟服務處陳威華副主任、台東縣議會劉純歌議員、東河鄉公所陳式鴻鄉長、隆昌部落林連興頭目、隆昌社區發展協會陳政憲理事長、黃銘斌建築師事務所邱創裕技師、峪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方錦璘董事長及隆昌鄰村長等貴賓都與我們共襄盛舉,也邀請接受隆昌文化部落健康站的長輩與我們分享喜悅。     門諾基金會林久恩董事長在致詞中提及,感謝隆昌社區及台東縣政府、台東縣衛生局及東河鄉公所提供資源,讓門諾基金會服務在東河深耕,希望門諾基金會東河工作站能成為長照服務的典範,在隆昌社區能與民眾共同努力、共同生活。台東縣衛生局辛進祥局長分享,東河工作站的啟用是台東縣衛生局與門諾基金會第二次的合作,去年門諾基金會交通服務中心進駐,服務量持續成長,因著長照服務需求的擴大,以「一鄉鎮、一日照」的服務理念設置東河日照中心,未來也期待能與門諾基金會有更多的合作,將花東長照資源連結,提供長者更多元的長照服務。台東區劉櫂豪立法委員表示,台東縣已是高齡化社會,感謝每一位投入在「東河工作站」的朋友,因為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提供高齡長者的友善環境,讓東河鄉的長輩有更好的照顧中心。     活動一開始由隆昌社區發展協會陳政憲理事長率領25位隆昌文化部落健康站的長輩帶來「感恩的心」手語表演,長輩們平均年齡83歲,其中以93歲的周阿嬤最為高齡,長輩們年紀雖長,但唱跳起來,可說是活力十足。隆昌文化部落健康站的長輩還加碼帶來隆昌部落自創的母語歌曲,在長輩一系列的表演中,有了溫馨的開始。活動中,我們也邀請到75歲畢業於隆昌國小的長輩,以「門諾隆昌日照學堂」新生的身分,由門諾基金會陳永興副董事長及隆昌部落林連興頭目,代表致贈入學證及書包,象徵長輩愉快的童年生活從隆昌國小開始,現在樂齡的生活也由這裡開始,吳阿公說,看到母校活化,重新開啟隆昌國小的大門,內心十分的感動,在母校在地安老,就像回到家的感覺。     現場進行揭幕誌慶儀式,由門諾基金會林久恩董事長、陳永興副董事長、余文儀董事、邱燕銀執行長、台東衛生局辛進祥局長、台東區劉櫂豪立法委員、立法委員廖國棟服務處陳威華副主任、台東縣劉純歌議員、東河鄉陳式鴻鄉長、隆昌部落林連興頭目、隆昌社區發展協會陳政憲理事長、峪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方錦璘董事長、黃銘斌建築師事務所邱創裕技師及隆昌部落長輩代表,一同為揭幕儀式祝福。          因著上帝的呼召,讓門諾基金會秉持著服務最弱小的弟兄,所以來到台東地區服侍,這份力量也帶給我們每一位工作伙伴,在身障朋友及長輩需要幫忙的時候,門諾基金會就像那雙溫暖的手陪伴著台東偏鄉的長輩朋友,這也象徵門諾基金會的「東河工作站」會繼續秉持「做在最弱小弟兄」,齊心協力地將照顧的心意落實在偏鄉長輩身上。  

06.21

瑞穗工作站開站 更多詳情icon

    因應高齡社會來臨偏鄉地區長照服務需求者增加,門諾基金會於2017年11月陸續於新城、秀林、吉安、花蓮等地設立工作站,提供鄉內長者及身心障礙者更容易取得方便、完整的照顧服務,以落實衛生福利部長照十年2.0計畫,實現長者皆能在家安養、在地老化得到適切的照顧服務。瑞穗工作站是門諾基金會在花蓮南區第一個設置的工作站,除原有的居家服務、送餐服務、緊急救援、輔具服務、復康巴士、長照巴士等服務外,更持續發展健康食堂,協助更多輕度認知障礙及輕中度失智症者,透過延緩失能失智活動、共餐以及健康促進的活動,增加認知功能及社會性互動 ,減緩退化程度。     門諾基金會瑞穗工作站高雅芯站長表示,瑞穗工作站於今年3月開始試辦,位於瑞穗鄉瑞穗村內,鄰近鄉公所及瑞穗後火車站,是門諾基金會今年度新增設的鄉鎮工作站,門諾在花蓮南區服務玉里、卓溪及富里已經有13年的時間,因玉里鎮為花蓮南區行政區,在玉里服務同時也看見瑞穗民眾的需要,因此開辦瑞穗工作站。瑞穗鄉人口分部以閩南、客家以及阿美族佔大多數,依據瑞穗鄉戶政事務所統計,自民國97年至103年止之戶政資料統計分析結果得知,近八年來瑞穗鄉之人口總數從13,380人降至12,107人,呈現負成長,其主要係因人口外流所致,且有逐年漸趨嚴重之現象,青年族群外出工作的比例很高,實際居住鄉鎮者仍以長輩居多,由此可知長照的需求,相對的就很希望能夠在瑞穗提供本會長照相關服務,瑞穗工作站因此而成立。     6/21(四)於瑞穗工作站舉行開幕茶會,基金會同工也特地南下沾喜氣,活動一開始由,瑞穗村村長吳萬德、瑞穗衛生所照顧管理專員吳秀英、瑞穗衛生所護理長李美靜及善牧基金會督導曾淑惠等貴賓都前來祝福瑞穗工作站開站,在瑞穗工作站的高雅芯站長的介紹下,與會貴賓、村長及村民也都瞭解各項服務。瑞穗村村長吳萬德提及,門諾基金會瑞穗工作站開站後,能有更多長照資源的連結,同時也期待村民們有更完善的照顧服務。     門諾基金會邱燕銀執行長表示,因看到老年人口數逐年的增加,社區中需要協助的長者越來越多,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強調以個案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理念,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環境得到妥善照顧。門諾基金會從事老人服務工作21年,為增加社區民眾取得長期照顧資源的便利性,因此門諾基金會在各鄉鎮成立了工作站,希望能就近照顧社區中的長者,更是希望在長照2.0政策上路後,建立完整的在地長照服務網絡。瑞穗工作站聯絡電話:03-8876820地址:花蓮縣瑞穗鄉文昌街48巷16號,站長表示,若有相關的長照資訊需要諮詢,歡迎瑞穗的鄉親直接聯絡辦公室詢問。  

04.24

秀林工作站開站 更多詳情icon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老人人口突破總人口的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需要服務的老年人口也越來越多,因此門諾基金會將各項工作深入在地且社區化,在新城、秀林、吉安、花蓮、玉里、富里、卓溪、瑞穗等8個工作站,工作站除提供服務之外,更希望每一位長者來工作站參加活動像是在家的感覺一樣,不受環境壓力,讓長者自由進出。     其中以最北的秀林工作站更具地方特色,劉瑞華站長積極將工作站佈置為家的感覺,從工作站的擺設及木雕藝術創作,都將當地的太魯閣族文化融入工作站,看到同樂村(Embiyax su hug太魯閣族語:你好嗎)匾額、太魯閣勇士肖像及弓箭的木雕創作,便能感受到濃厚地太魯閣族地方風俗及人情味,這些藝術品全出自秀林工作站的服務對象金明德大哥之手。劉瑞華站長說,金明德大哥使用基金會的居家服務已有6年,患有小兒麻痺的金大哥,僅有腰部以上有知覺,經過原民會輔導雕刻創作後,金大哥成了太魯閣族的木雕師傅,在原住民傳統木雕創作中非常有才能,透過金大哥的巧手,已創作出許多經典之作,但因著環境及家庭、經濟因素,金大哥日漸消沉,每天都藉酒消愁,只能在精神狀況許可之下,偶爾作一些雕刻品,金大哥也感慨沒人承接這樣的文化,久而久之金大哥的木雕工藝也逐漸埋沒,為讓金大哥的作品能夠展現,劉瑞華站長便邀請金大哥替工作站製作木雕作品,希望能藉由工作站讓更多人看到太魯閣族的木雕創作藝術,同時也能讓金大哥重拾木雕的信心及動力,金明德大哥表示,十分樂意幫基金會創作,更允諾個案督導結婚時,要刻上一對傳統勇士及婦女送她,已表示最高的致意。     門諾基金會秀林工作站劉瑞華站長表示,秀林工作站座落在崇德社區中,秀林鄉人口1.5萬多人,其中太魯閣族人就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截至3月底止,老年人口數達1,295人,失能人口數達1,274人,基金會服務使用人數達524人,因自己本身也是太魯閣族的小孩,在溝通及文化上能夠貼近長輩,能夠回到故鄉就近在社區為自己族人服務,也感到十分的喜樂。  

2017

05.23

感動20 乘愛飛翔 門諾基金會20週年紀念活動 更多詳情icon

門諾基金會20週年紀念活動圓滿落幕 未來將繼續耕耘偏鄉長照,乘愛前行     門諾基金會在花蓮服務20年,主要的服務對象橫跨四大類:失能者、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和一般健康老人,目前每月固定照顧3000位偏鄉弱勢朋友,而此次要籌建的綜合服務中心,則是為了當花東長期照護的永久據點,以居家式長期照顧服務及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為主,照顧更多偏鄉弱勢長輩。     門諾基金會20週年紀念攝影展「感動20 乘愛飛翔」5/23-5/27於花蓮文創園區盛大展出。從「門諾基金會公益大使坣娜的一日」領銜開展,代言人坣娜及婚紗教母林莉、造型大師陳孫華及名攝影師陳建維,特地前來花蓮揭幕,當天即有數百人觀展,情況熱鬧。攝影展中還有以照片形式展示門諾基金會的服務,特別敦請林育良掌鏡,他以服事上帝的心意,帶來二十多幅拍攝門諾基金會服務的攝影作品,而林育良攝影師特別喜歡的,就是居服員組成的沐浴團隊到阿公家裡幫忙阿公沐浴的照片,他說在〈約翰福音〉裡提到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經文如是說:「他一直愛世界上那些屬自己的人,並且愛他們到底。」其實這也是他覺得最難拍的一張,因為看見殘缺的身體時心裡不是這麼好受,而在沐浴的過程需很快速的判斷照片要呈現的元素,透過居服員替阿公沐浴洗腳服務的動作,完成了溫暖而有意義的照片。無論是代言人坣娜的照片,或是門諾基金會服務的照片,在現場都引起廣大迴響,滿滿的紀念牆上,都有參觀的朋友們對門諾基金會的祝福。   20週年的紀念活動,在最後一天達到高潮,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余慧君助理教授主持,分享美學與長期照護領域的觀察,同時也特別邀請幫我們拍攝「五十公里的陪伴」微電影的導演陳芯宜,她在端午節前夕來花蓮與門諾基金會鄭文琪執行長、居服員田春明大哥,一同探討偏鄉長期照護議題以及拍攝趣事,現場將近四十位朋友參與座談,而田大哥的女兒們也分別到場支持父親,場面溫馨。     在主持人東華大學余慧君助理教授引言之下,門諾基金會居服員田春明大哥、陳芯宜導演及鄭文琪執行長,都分別說出了長期照護對自己的意義。現場也有人問陳芯宜導演,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陳芯宜導演說她就是意外發現些尋常不過的事,對某些人來說卻如此困難,例如上次拍《好好吃飯》時發現吃飯的困難,以及這次拍〈五十公里的陪伴〉時,又發現能好好洗澡是多麼重要與舒適,在生活中這些微小的啟發就有著最大的意義。陳芯宜導演也分享不同於以往的拍攝,對影片而言許多鏡頭都是設定好的,但紀錄片能捕捉到最真實的情感,影片中也出現田大哥用手協助個案伸展屈曲,及個案握著田大哥的手這樣細微的鏡頭,因為田大哥透過手的溫度傳遞陪伴給個案,這也是讓她覺得影片最感人的地方。   田春明大哥說他從業十幾年來,從未請假,原因是總想到個案需要他、等著他去服務。鄭文琪執行長提及長照的需求有很多面向,綜合服務中心、玉里服務中心都是其中之一,但她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像田大哥這樣對個案總是掛念的不捨心意。     門諾基金會20週年紀念活動在「五十公里的陪伴」微電影導演分享會作結,為此次的20週年感恩活動畫下圓滿的句點,但這絕非服務的終點,反而是另一個開始。幫過門諾基金會的朋友,都帶給我們力量,20年的時間濃縮成相片,在展場我們已經走過一輪,未來的每一天,希望門諾基金會繼續秉持著20年前的初心,繼續與東部最弱小弟兄同在。  

03.28

台東交通中心揭牌暨感恩茶會 更多詳情icon

    台東距離花蓮近兩百公里遠的地方,花東地形狹長多山的特性,需要被照顧的失能者與獨居長輩遍佈花東偏鄉部落,地形限制及資源分配不均,就醫不便,門諾基金會交通中心也從今年2月起踏足台東,目前有1位組長、1位事務員、6位交通服務員,還有5輛得力助手「長照復康巴士」在台東為失能者及偏鄉獨居長輩努力。     3/28(二) 門諾基金會台東交通服務中心進行揭牌儀式暨感恩茶會,舉行揭牌儀式是為台東據點祝福,各界嘉賓包括台東縣衛生局辛進祥局長、台東區劉櫂豪立法委員、台東縣議會廖俊智議長秘書、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黃志暉院長貴賓等都與我們共襄盛舉,也邀請接受門諾基金會服務的個案朋友一起與我們分享喜悅。門諾基金會林久恩董事長提及交通服務中心在花蓮每日服務兩百八十幾位弱勢長者及身障者,每年已服務四萬一千趟次,門諾基金會到台東服務偏鄉居民,協助失能者就醫、就學、就養的需求,也落實長照2.0政策,也感謝台東衛生福利部部東醫院提供場地及各界嘉賓的支持,讓門諾基金會能在台東把交通服務事工作好;台東縣衛生局辛進祥局長在致詞中表示過去長照1.0感謝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服務,現在進入到長照2.0服務,感謝「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門諾基金會願意到台東服務台東偏鄉居民。台東區劉櫂豪立法委員也表示長照2.0服務是需要靠政府部門、民間機構、NPO及NGO共同合作,同時也要再次感謝門諾基金會交通服務中心團隊願意為台東居民服務。     活動一開始就由代表台東住民朋友伊娃依斯坦娜小姐獻唱詩歌奇異恩典,在詩歌中也感受到上帝滿滿的恩典,因著上帝的呼召,讓門諾基金會秉持著服務最弱小的弟兄,所以來到台東地區服侍,這份力量也帶給我們每一位工作伙伴,在身障朋友及長輩需要幫忙的時候,門諾基金會就像那雙溫暖的手陪伴著台東偏鄉的長輩朋友。     門諾基金會長照復康巴士服務自民國93年成立迄今,已在花蓮服務13年,透過長照復康巴士服務,奔馳花東山海間,住在卑南鄉已高齡102歲卑南族孫阿嬤,身體機能老化行動能力受限,不僅上下車困難,乘坐過程也許多風險,長照長照復康巴士搭載輪椅及阿嬤,讓阿嬤出門不再是阻礙,也能平安就醫;而住在關山的潘先生,長年獨居偏鄉且經濟狀況困難,常往返馬偕醫院複診,因自行預約不便,目前由衛生所單位來負責約車,從案家到醫院來回的服務距離約為一百公里,一百公里的距離及車資對於失能者而言都是龐大的負擔,長照復康巴士把服務打包送到家,讓一百公里遠的就醫路不再是阻礙,也不用為昂貴的車資煩惱。台東交通中心的「無障礙交通廊道」,已有15位身障朋友及長輩接受服務,未來預計每個月約服務100位身障朋友及長輩,預計服務將達四千趟次,全年預計160位民眾受惠今年,明年預估將達到七千兩百趟次,儀式最後在茶會中畫下完美句點,能夠在台東服務一切榮耀歸之於上帝,期望未來台東交通中心,能夠蒙受祝福,並照顧更多偏鄉的朋友們。  

2016

12.01

玉里服務中心動工典禮

07.01

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動工典禮

01.01

開辦家庭照顧者服務

2015

01.01

開辦瑞智學堂

2014

10.01

開辦獨居老人週日送餐服務

2012

03.01

開辦台東縣社區老人日托服務

2010

01.01

開辦長照巴士服務

01.01

開辦早期療育及到宅服務

2009

03.01

開辦居家臥床及個案到宅沐浴

01.01

辦理第一屆獨居老人新春圍爐

2007

08.01

辦理身障講座、宣傳及校園巡迴活動

01.01

開辦花蓮縣輔具資源中心

2005

04.01

開辦身障者溫水泳池及復建水療服務

01.01

南區服務中心開幕

2004

09.01

開辦身障者復康巴士服務

07.01

開辦社區老人社區日托服務

2000

09.01

開辦早期療育日間托育服務

1999

07.01

開辦重度身心障礙養護中心

1998

09.01

開辦送餐服務

08.01

承辦守護連線服務

07.01

承辦花蓮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1997

10.01

開辦居家服務

05.01

葡萄藤基金會成立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我要捐款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