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家族花東送愛,門諾基金會帶您為愛啟程
09/18(一)上午,鄭氏家族(鄭瑞慶、許茂丹夫婦、鄭瑞珍、周真浩夫婦、三哥鄭瑞琪、老么鄭瑞光)從台灣各地前來花蓮,最小的弟弟瑞光先生更是遠從新加坡趕來,至門諾基金會參與「鄭氏家族花東送愛,長照巴士捐贈儀式」,同時進行長照巴士啟動儀式,並由本會花蓮交通中心曾乾慶區督及台東交通中心林天成組長,說明長照巴士業務及細說操作流程。
門諾基金會自2004年起與花蓮縣政府合作開辦復康巴士,2017年更將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台東,復康巴士與長照巴士旨在建構無障礙廊道,幫身心障礙者、失能者與長輩解決出行、就醫、就養、社會參與等等問題。根據2022年統計,花蓮身心障礙人口約佔全縣8.2%,台東身心障礙人口約佔全縣7.7%,加總起來花東兩縣光身心障礙人口便有4萬多人,而花東兩地的長者比率約為18%-19%之間,意思是全縣約有1/5的人口,都有復康巴士與長照巴士的潛在性服務需求。到2025年,台灣將近入超高齡社會(1/5以上都是長者),花東偏鄉老化指標都高於全國平均,為迎接需求、盡力服務長輩,門諾基金會也努力在盤點交通事工、充足設備,希望能有愛無礙。
在鄭瑞慶先生自述捐贈意向的〈初心〉一文中,可看見他的初衷是紀念父母,鄭老先生少年從軍來台後,擔任公車駕駛員20餘年,敬業一生。鄭氏家族因為鄭老先生的緣故,特別準備了禮物給交通同仁,感謝交通同仁的付出;鄭瑞光先生分享父母親生前很常捐助弱勢,母親在生前也很希望能夠捐贈救護車,並分享聖經其中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意味著要關心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來一同勉勵大家。本會總執行長也深深感動鄭氏家族能來到花東偏鄉送愛,並代表基金會致贈感謝狀給鄭氏家族。
鄭先生分享說鄭老夫人經營五十元理髮店,兩人勤奮打拼、和善待人,遺澤令鄭瑞慶先生家族感念不已。鄭先生身為佛教徒十分相信緣分,從網路查詢後,得知台東關山欠缺長照巴士,剛巧正是鄭老先生當兵過的地點,當下覺得跟先人有種種聯繫,就決定下了這項善舉。行事謹慎的鄭先生,還事先到基金會開會前會,並至花蓮港附近的交通中心訪視,發現基金會同仁對待車輛都很愛護細心,加上巧合的,跟之前捐四輛長照巴士的許麗瑩家族也是舊識,因此感覺世間所有的好事都會加乘,也希望將愛擴散出去,所以在基金會的邀約之下,來舉辦了這次「鄭氏家族花東送愛」捐贈儀式,並且啟用車身有「榮民鄭天弟、劉春子夫婦捐贈」的長照巴士,這輛長照巴士將會服務台東的長輩們。
長照巴士的服務對象有65歲以上的失能老人、55歲以上的失能原住民、50歲以上的失智症者、失能身心障礙者,供居家至醫療院所就醫、定期式復健、透析治療等相關交通接送;復康巴士服務對象為「巴氏量表- 平地移動」項目為5分以下或重度以上視障者,無年齡限制,除了就醫接送之外,也提供就業、就養、社會參與、洽公等需求的交通服務。目前本會於花蓮有31台復康巴士、16台長照巴士,以長照巴士服務花蓮13鄉鎮,今年約可達19000趟次(去年17194趟次),復康巴士今年預計服務43580趟次(去年服務30208趟次)。在台東,基金會共有15台長照巴士,亦服務全縣及一般社福機構較少承接的跨縣境服務,今年約可服務12000趟次(去年10290趟次)。
明年除舊有花蓮兩台長照巴士將屆齡退役之外,為增加量能、服務更多偏鄉身心障礙朋友,門諾基金會擬在花蓮、台東,都各新增兩台長照巴士,約有5到6台需求,除汰舊換新外,預計每輛能為台東能新增加850趟次/年、花蓮能新增加1250趟次/年的量能,讓更多偏鄉弱勢長輩能夠出行無礙、得到妥善的幫助,若有意幫助基金會服務更多弱勢長輩者,請洽03-8338009轉422李小姐。
附錄:鄭瑞慶先生自述文〈初心〉
先父諱名天惠,少年随軍來臺,於民國66年退伍投入社會,擔任公車站駕駛員,雖然收入微薄但清貧樂道。先母諱閨名春香,生於民國29年,為幫助家計,小資經營五十元理髮店,兼為婦女洗頭。先父、母育養五名子女,走過艱難歲月,並於兩年前先後辭世。
此次子女偶然間於新聞媒體得知門諾基金會公益服務社會項目之一,居安扶老的理念,極為認同,希望也能有機會為花東地區的原民、榮眷略盡棉薄之力,遂以先父、母治喪費用之撙節款項捐贈一輛長照交通車由門諾會配賦予適當地區,造福當地長者。感謝基金會海納百川不擇細流,鼎力支持全程義助,歴四月未及,而功成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