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小朋友與爺爺奶奶當同學,門諾基金會老幼共學激發長者生命力

31份文藝大禮包,為偏鄉學童歡慶兒童節

小朋友與爺爺奶奶當同學

門諾基金會老幼共學激發長者生命力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幼共融」是近年來在長照領域中的創新照顧模式,而門諾基金會早在2018年,便開始與鄰近國小實驗合作,結合失智服務據點共同推動老幼共學,透過課程的設計及幼兒的陪伴,讓不同世代互相學習及成長。

在臨近兒童節的三月底,門諾基金會特別準備31份文藝大禮包,內含畫冊、畫筆、拼圖、文具、有聲圖書……等,來感謝孩子們參與失智長輩的照顧服務。當長輩們在小學走廊親手送上兒童節禮物時,小朋友難掩興奮之情,迫不及待想要帶著爺奶們再回到教室作畫。這份兒童節禮物,也代表門諾基金會給孩子的祝福,期盼孩子的活力能成為照顧的力量,讓長輩們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實、精彩。

門諾基金會新城失智據點與鄰近的佳民國小合作,進行每週一次的「老幼共學」課程,長輩們進到校園與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一起上課,透過認知、音樂、律動、勞作等課程,孩子在互動中學習如何敬老、親老,長輩也在孩子的鼓勵下促進健康及延緩老化。新城老幼共學今年已邁入第七屆,固定班底87歲的謝阿嬤也驚呼不可思議,因為第一屆陪伴的孩子現在都升上國中了。數算這七年,總共超過90名的孩子陪伴自己上課,感謝變老的路上有孩子們一路相伴。

不只在花蓮,門諾基金會位於臺東縣東河鄉的工作站,也運用據點閒置時段,成立社區裡的「課後美術才藝班」,並依程度分為「初階班」與「進階班」。小朋友分別來自都蘭國小、興隆國小、富山國小、成功國小,由專業的美術老師小,指導孩子們美術創作。雖然偏鄉小學人口少、資源有限,但老師們也會運用在地特殊的文化脈絡去設計課程,為孩子們開發更多的學習及探索。而門諾基金會的角色,則是希望能提供偏鄉家庭更多課後的支持,讓外出工作的家長安心,同時也讓孩子們有一處藝術創作的空間,基金會也特別在03/24(一)、03/26(三)課堂中發送兒童節禮物。

在人口快速老化的現代,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整合社區資源,打造因地制宜的高齡友善環境。而老幼共融的社區照顧模式,便是讓孩子從小學習如何與長輩相處,同時在長輩老化的過程中,學習看見更多的包容和友善,才能真正讓老人在自己最熟悉的社區裡,安享晚年。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門諾基金會期盼全天下的小朋友都能健康長大、快樂學習,祝福每一位孩子兒童節快樂。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我要捐款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