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基金會15年承辦北富銀喘息之旅
陪伴家庭照顧者走出長照壓力
.jpg)
11月是「家庭照顧者月」,全台約有130萬名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投入逾13小時照顧家人,卻常忽略自己的身心健康。今年花蓮歷經震災、風災,在天災帶來的壓力與焦慮下,本已辛苦的照顧工作更加艱難。為讓照顧者在高張力生活中獲得喘息,門諾基金會在台北富邦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長期的支持下,11月14日舉辦第15年「山海洄憶.米86喘息之旅」,邀請花蓮縣49位照顧者,以山海風景與部落文化一起「喘息」。
受鳳凰颱風影響,原定行程需改道,車隊沿台11線繞行臺東長濱。意外展開的山海路線,成為壓力釋放的出口。葉女士望著海說:「好久沒好好看海了,好像把心洗了一遍。」
來到玉里春日里織羅部落,照顧者們走進春日文化健康站,親手體驗「米彩繪DIY」,感受部落獨特的米文化。偉峰老師以紫米、紅米、糙米、小米、白米等五色米介紹飲食營養,讓照顧者在創作間自然分享照護情緒。一名照顧者黃女士說:「長期照顧真的很累,但今天感覺自己也值得被好好對待。」
.jpg)
午餐由織羅部落一起MIPALIW稻田餐桌準備在地風味料理,包括金多兒筍、葛鬱金汁、情人的眼淚、紫米珍珠丸、野菜、部落特調等特色美食;午後的部落漫遊則由黎大哥導覽祈禱樹與族群歷史,讓照顧者在慢步調中重新整理內心。
.jpg)
本次活動中,照顧者章女士的故事格外動人。她照顧75歲的輕度失智婆婆已有8年,雖從早期便參與門諾基金會的家庭照顧者支持課程,但因缺乏接替人手,始終難以放心出門休息。「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喘息之旅。婆婆現在能自己到據點上課,加上親友願意幫忙,我終於能放鬆一下。」她說,長年累積的壓力在旅程中真正得到釋放:「謝謝門諾基金會多年來沒有放棄舉辦這些活動。」
門諾基金會指出,長照壓力不能只靠愛支撐,若缺乏情緒出口,「長照悲歌」可能在任何家庭上演。門諾基金會每月固定舉辦家庭照顧者支持課程,提供情緒紓壓、資源導引與喘息管道,讓照顧者在日常也能被接住,而非僅在困境時才獲得援助。
.jpg)
本次旅程滿意度高達98%,甚至有照顧者笑著說:「如果可以,我希望行程再久一點。」門諾基金會強調:「照顧者不是孤軍。」期盼透過喘息之旅與日常支持,讓照顧者找回力量,也期待在這個家庭照顧者月,帶領民眾一起看見照顧者的需求,陪伴他們走過漫長的照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