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家庭照顧者:挑戰、支持與資源
家庭照顧者與長照的關係
台灣正快速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65 歲以上長者已超過總人口的 20%。隨著長壽人口增加,失能、失智的照顧需求也同步上升。
在長照的體系裡,家庭照顧者是最重要卻常被忽視的角色。
常見的型態包括:
- 老老照護:高齡的配偶照顧另一半,或是 70 歲的媽媽照顧 90 歲的阿嬤。
- 壯世代照顧:40、50 歲的子女要同時兼顧工作、育兒與父母的照護。
- 隔代照顧或老照小:部分長輩還要負責照顧孫子,形成「多重壓力」的生活模式。
當家庭照顧者長期承受壓力、缺乏支援時,社會上不時會傳出令人心痛的新聞案例:
- 「老老照護」悲劇:八旬老翁在家中猝逝,因沒人發現,失智的妻子失去照顧,最終疑似活活餓死。
- 身障兒照護壓力:新店一名老父親因長年照顧腦性麻痺的女兒,身心俱疲,最後悶死女兒後選擇輕生。
- 世代衝突下的悲劇:新竹縣一名孫子長期承受失智祖母的行為壓力,情緒失控之下釀成弒親憾事。
這些案例不僅是新聞事件,更是家庭照顧者無聲的求救訊號。它們提醒我們:家庭照顧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需要社會、政府與專業資源共同支持的課題。
家庭照顧者往往是第一線,默默承受壓力,卻因缺乏專業訓練與資源支援,容易出現身心俱疲、經濟壓力、社交孤立等狀況。直到健康惡化、甚至猝死,才讓外界驚覺他們的困境。
別忘了: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
善用長照資源、尋求社會支持,才能讓照顧之路走得更長、更穩、更安心。
家庭照顧者可以做什麼?
善用政府資源、家人分工,以及自我調適,都能讓照顧之路更穩健。以下提供兩大方向:
(一)運用政府資源
- 尋求喘息服務
透過長照 2.0,可申請短期托顧、居家喘息或機構喘息,讓家庭照顧者獲得休息與充電的機會,避免長期過勞。 - 使用長照服務
政府提供多元支持,例如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到宅沐浴、交通接送、輔具補助等,能減輕家庭在生活與照護上的壓力。
(二)其他方面的調適與支持
-
分工與支持
不要讓照顧責任集中在一人身上。與兄弟姊妹、親戚或社區資源協調,共同分擔照顧工作。 -
維持自我健康
照顧他人之前,別忘了先照顧自己。規劃固定運動、保有社交互動,並留意心理健康,才能避免憂鬱與照顧倦怠。 -
參加照顧者支持團體
透過支持團體或協會,能與同樣經歷的人交流,獲得理解與鼓勵,避免孤立無援。
家庭照顧者可運用的網站與組織資源
- 1966 長照服務
可協助評估並媒合合適的長照資源。
-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提供照顧者心理支持、喘息服務與教育課程。
- 地方政府長照管理中心
各縣市都有長照管理中心,可就近申請服務與輔助資源。
免責聲明
- 本專區所分享之照顧技巧、心理支持與資源,僅為一般性參考資訊,並不構成專業醫療或法律建議。
- 家庭照顧需求因人而異,建議使用者仍應依實際情況,向相關專業人員或官方單位諮詢,以確保取得正確及完整的資訊。
- 實際補助資格、金額及申請流程,仍以政府主管機關之最新規定為準。
- 如因資料更新或政策變動造成之差異,本網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家庭照顧者壓力 問卷評估表
若當壓力過度沉重,嚴重影響睡眠、食慾、情緒、甚至有輕生的意念等,請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 將14項分數加起來的總分
1–13 分:調適良好,建議持續參加支持活動,維持好狀態。
14–25 分:已有壓力徵兆,請善用資源協助,避免壓力累積。
26–42 分:承受沉重負擔,請立即尋求協助,保障您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題號 | 題目 | 從來沒有 (0) | 很少如此 (1) | 有時如此 (2) | 常常如此 (3) |
---|---|---|---|---|---|
1 | 您覺得身體不舒服(不快樂)時還是要照顧他 | ||||
2 | 感到疲倦 | ||||
3 | 體力上負擔重 | ||||
4 | 您會受到他的情緒影響 | ||||
5 | 睡眠被干擾 (因為病人夜裡無法安睡) | ||||
6 | 因為照顧他您感到健康變壞了 | ||||
7 | 感到心力交瘁 | ||||
8 | 照顧他使您精神上更痛苦 | ||||
9 | 當你和他在一起時,會感到生氣 | ||||
10 | 因為照顧病人影響到原來的旅行計畫 | ||||
11 | 與親朋好友交往受影響 | ||||
12 | 您必須時時刻刻留意他 | ||||
13 | 照顧他的花費大,造成負擔 | ||||
14 | 不能外出工作或家庭收入受影響 | ||||
總分 |